作者:
JLurker (http://JL.idv.st)
2021-08-22 00:02:53※ 引述《samhou6 (好人™ ~SAM~)》之銘言:
: 我是真的很好奇
: 有沒有相關或從業人員可以解答一下
小弟之前待了4年左右,應該算相關從業人員吧XD
借標題來回個文
: * HTC在VR相關的項目是很賺錢嗎?
: hateOnas [公告]禁止溫開水之類無關推文│◤────────◥ ▆▆◣ 要抽水肥嗎?
: → a862486: 個人建議你就把cosmos系列遮住不看,產品線就單純了 08/12 12:56
: → a862486: 感嘆的部分+1,我也是很想等vive支持,所以不想買quest2 08/12 13:02
: → a862486: 哪怕他價格壓到800鎂左右我都願意支持他勝過quest2 08/12 13:03
: → a862486: 可是不支援一般玩家、價格死貴,這真的是好牌打爛代表 08/12 13:04
: 真的不是只有我這樣想法 哀....
真的,有時候稍微弄一下競品分析,htc那產品線多到害人報告很難寫耶XD
: ※ 編輯: samhou6 (122.238.151.115 中國), 08/12/2021 13:04:53
: 推 a862486: 真心覺得,現在推出的VF3說自己是商用,我也不懂「商用」 08/12 13:09
先講一下小弟自己定義的"商用"有3個方向
1.設計
這邊包含面板時數,機構,電子電氣特性等等
是以商用(例如每天16小時,每周7天)去做計算
以電子業來說大概就是工規電腦耐操耐用那樣
2.服務及保固
提供以"商用"為前提的保固及服務
例如可以買到周邊配件替代品,拿來開店/放在網咖營業用
高時數使用下,一樣提供保固,現在大多用加買保固處理...
3.提供B2B的商業開發平台或環境
例如魔改一版客製化的外觀
內部韌體或SDK可以做非業界的設計(ex:常用的UE/Unity以外)
甚至動到nVidia底層或UE骨子裡之類
可以整合到其他設備內,例如飛行座艙,遠距精密操作等等
雖然不同產品間的"商用"的定義不一樣
參考資訊產品及VR領域的特性下,覺得以上3項算是VR業界"商規"與"家用"的分界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 → a862486: 特色是什麼,難道所謂的次世代VR就真的只是畫質提升嗎... 08/12 13:09
因為小弟使用過不少VR設備像是
VivePro Eye,Valve index, Rift S,Quest,Pimax4K(有些同時期的htc就不列了)
StarVR,VRgineers XTAL, Varjo VR-1,Varjo XR-3
因為看過Varjo的關係,我對"次世代"的看法有三類
1.影像品質
是至少要達到VR-1 XR-3這樣的等級
才是跳躍性的下一個等級
大家看Vive到Vive Pro 或是Quest 1到2其實那個差距還是有限
沒有一口氣到XR-3那種"WTF!!!!"的感覺
這裡指的影像品質,包含解析度,鏡片的變形及雜散光,色彩的校正等等
也都要到讓你忘記有鏡片的存在
2.FOV
大家比較容易入門的應該是Pimax系列
個人真心認為要H180/V130以上才算次世代
習慣了大FOV之後就回不去了
3.聲音
雖然大家就VR戴耳機玩遊戲,但在這領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格式,引擎,低頻音等等
騙了大家眼睛之後,耳朵沒被騙到的部分就很明顯
現在廠商們都還沒放資源在這方面
如果能做到Varjo VR-3及StarVR的綜合體,絕對稱得上次世代
至於觸覺及嗅覺,依照我碰過/合作過的專案來說,短期內難有突破
都還在初期階段居多,歸類到次次世代吧(?)
真的都發展到極致,應該就真的是一級玩家了吧
: → a862486: 而且鏡片目前是評價兩極啦,這就不好說 08/12 13:10
: → a862486: 專推極致體驗的話,可以看看varjo,目前公認的最最最佳 08/12 13:11
: 哦哦 今天才聽過這個 我也來了解下 感謝
: 5-6000美
: 打...打擾了.....XDD
: → a862486: 但人家是專攻工業端,所以還有很不錯的MR特色,HTC..唉.. 08/12 13:12
: 推 a862486: varjo雖然超爆貴,但我覺得他讓人看到了VR的潛在希望 08/12 13:21
純推上面這句
Varjo VR-1前年剛推出拿到手的時候,WTF讓我驚艷了好久
今年初又再拿到XR-3的時候,雖然畫質上差異不大
但MR的功能真的看到另外一個面向的發展
航空產業,工業設計,醫療產業等等,對這些動輒幾千萬幾億的行業來說
高單價VR/MR/AR/XR是可負擔及納入考慮的
(動不動就RTX8000好幾張,XR-3要價近USD1萬也只是整台工作站的零頭而已)
就像當年電腦及網路的發展,也都是需要時間普及的
心想,以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及降價的幅度
家家戶戶能用USD499買到XR-3的話
會有哪些新應用 期待啊...
回歸這篇文章的原題
要能撐到蓬勃發展的那天需要不少本錢
也需要其他軟硬體技術的天時地利(例:MicroLED,小尺寸曲面面板,光學等)
真的就看市場上誰能戰到那天了
作者:
JLurker (http://JL.idv.st)
2021-08-23 22:44:00USD100我覺得7年,關鍵零件還沒那個產量/價格以目前有在投入量產的廠商來估7yr左右有機會VR1台灣有一台 XR3據說已經還回去歐洲了 VR3不知道 哈PC based的VR隨著VR解析度越來越高 的確很吃GPU 但就之前試做DLSS還蠻有幫助的 或許可以不用等到4090 6060另外一條路是走rendering farm,但還要再等等技術還在摸索 商業模式也還在起步 商用肯定先試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