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 Rindler信件,騷擾侮辱 20160930

作者: VElysian (くるみ)   2016-10-11 21:37:28
※ [本文轉錄自 VElysian 信箱]
作者: Rindler (Space)
標題: Re: [心得] 迴向與布施所需俱備的條件 Re:[問題]心經
時間: Fri Sep 30 08:41:53 2016
先說,回應你這篇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去爭論細節真偽,
只是要舉例說明:
你的文章底下確實有人提出反對甚至認為不知所云,
所以我認為你說的發了幾百篇都沒人覺得有問題,恐怕自信過滿了
然後,所謂的好意和誠意,
是讓自己滿意,讓自己感覺良好,還是讓別人覺得好?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對子女說:「我不同意妳和他交往也是為妳好啊」,
就真的是為對方好嗎?
是希望對方符合自己的期待的那種好,還是以對方的立場角度,希望對方快樂?
我認為一個人一味說自己善意誠意,
做出來的行為卻讓對方的感覺相左,那是諷刺也荒謬的。
那只是堅持在自己認知的自己爽而已,說穿了這只是滿足自己的虛榮(面子)。
無論自己究竟承認與否。
※ 引述《VElysian (家瑀 致中和)》之銘言:
中間這些:大家都知道、符合科學、理所當然...等之類的廢話,我就先刪除了。
基本上你的文章絕大多數的比例都是充斥著這種內容,
那這個基本上和靈學板幾乎毫無關聯,
可能去做人處事、教育理念探討、教義智慧開釋、佛學佛理等看板,就足以適合。
幾乎沒有必須要在靈學板的必須性。
因為內容根本不涉及靈。
講的這些東西和洪蘭教授的等級差不多。
請別誤會,我沒有意思要批評,陳述我觀察到的事實而已。
如果冒犯的話,日後不交流便是。
下面也不用繼續再看,避免傷身傷神。
心理學上的依賴感,是指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上。
因此當外界的評價不符合期待,就會損及她的自我價值。
換言之,依賴感會把自信基礎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
與沒有依賴感的人把自信建立在對自我的認知上不同。
我寫的東西,是真假好壞,我有自己的認識。
而且根本無須因為別人怎麼去評論或褒貶,就去生氣。
每個人都有她的看法,她怎麼去看這件事,根本不會去改變任何事實,
所以我不知道有甚麼好氣的。
但妳好像很在意我對妳文章的評價,
以及別人對你的文章的評價。
先前一再強調文章多少篇,很多人看了也都沒問題,
所以有人覺得不清楚,一定是這個人的問題或是不禮貌或是雞蛋挑骨頭?
反過來情況若發生在我身上,我只覺得正常。
連總統都不可能讓所有人認同或支持了,我不懂這有什麼好在意的。
就算我覺得你的文章是廢話,也只是針對你的文章,針對事情,
就事論事而已。而不是針對你這個人。
一個人把話說得再怎麼好聽,文章寫得再漂亮,
如果自己做不到,我也覺得是枉然。
要修佛修身,卻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氣,那是自己修行不到家。
智慧不是用嘴巴說,而是身體力行。
平常沒事的表現,正常人誰都會很好。
要看一個人真正的個性,是在她情緒來臨的時候,選擇以何種方式去處理。
文章文筆流暢,只有在考試作文拿分的時候是真的。
平常做不到,也只是假象。
金剛經和心經也說了別執著於色相。
不過知道是一回事,能否自我覺察就是另一回事了。
妳好像對自己的作品引以為傲,不得有人給予絲毫負評?
: 那麼,智慧要如何開啟呢?
: 以佛教來說,步驟是是 戒、定、慧 。
: 戒:就是降伏其心,但是一開始妄心很難降伏,只好靠戒律強迫自己遵守。
: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定:等到即使在可能導致自己犯戒的場所,自心仍能如如不動,稱為定。
: 到了這個層次,妄心就真的被自己降伏了。
: 慧:此時內心已沒有執著、妄念;
: 這時再仔細去體察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智慧便因此產生了。
: 除了這個還有四聖諦和八正道;與戒定慧三者是佛法的根本。
: 改天有空再寫。 ^__^
: 知道什麼是執著嗎?
: 當我們因面子而不明是非、故意讓人難堪、對自己的孩子過份寵溺或嚴厲等等就是執著。
: 妄念則是有不切實際的遐想:例如擔心地球會爆炸、因感情的事情太過悲傷等等。
: 簡言之,行事或思考不可太過或不及,就是所謂的中道。
上面這些道理,我認為多數高中生以上的都懂欸。
應該說這是常識吧,只是跟佛學名詞作連結而已。
扣除掉這些名詞,妳說的只是國小老師會老生常談的話,
或者中學作文在論說文理會寫的成腔濫調。
用專有名詞包裝一般人都可以淺顯易懂就知道的生活常識,
也不會因此就變得比較有深度。
: 於是,有了智慧後,當我們要布施或迴向時,才不致造成反效果。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