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該不該讀哲學系?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7-04-18 13:57:13
我是一個年紀是你兩倍還多一點的魯蛇大叔
職業是 programmer
對哲學有興趣,但壓根不是哲學領域的人
有請過家教唸了兩三回合的倫理學
我覺得路子不太對、老師原本就是出國唸書前的空檔帶一下入門
所以之後就擺著了
我彷彿看到過去的一些影子,所以斗膽跳出來講個幾句
※ 引述《t310221 (t310221)》之銘言:
: 3.對於哲學的興趣,我是一個從小就一直問為什麼的人,
: 從小學國中到高中,一直被老師視為頭痛人物或優先歧視的對象。
: 我常常會去質疑事物,或者反駁老師說的話,
: 我對一些問題很感興趣,像是死刑,上帝是否的存在等...
: 我曾經嘗試跟身邊的人討論,但是沒人理我,
我反省過,確認我在十八歲的時候肯定作不到 [蓋章]
現在也還是常常下手太重
但我還是得講
這種事情跟你怎麼「帶起話題 / 帶起討論」也有關係
林火旺的《倫理學》跟 Michael J. Sandel 的《正義》
一般人會對哪本比較有興趣?
(看看銷售量就知道了,尤其是扣掉買來當課本的... www)
或著再退一步,用個更生活化的例子
你才剛新生入學沒多久,坐在你旁邊的同學突然跟你講:「跟我交往好嗎?」
你真的會理他嗎?
這件事情還可以主客易位來回頭檢視你的問題,後頭再說
: 都認為我很莫名奇妙或者想太多,上了高中之後我的評價變成"很酷"了,哈。
: 有時候同學會對我避之唯恐不及,因為我會質疑學校的規定(保守天主教女校)
: 或者挑戰老師的權威,寫作文也常被叫去面談,
: 因為我沒有寫的符合主流的立志正面思想。
: 說真的我覺得我活的很痛苦,我也同時不停的在問自己問什麼,
: 為什麼別人都沒問題妳就有問題?還因為這個去看過精神科。
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學期末都會有一張成績卡
成績卡上面會有老師評語
我幾乎每學期都有「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個評語 囧>
我比較幸運,國小國中受的教育不太是正規教育(在那個年代而言)
所以發問沒什麼,或著應該說
沒事就會要你問問題、然後對別人的問題發表意見
這是我比你幸運的地方
上高中以至於大學,回歸到(台灣)一般的教育
自然就有些痛苦,然後久了、理解這個世界 / 社會之後
就不會覺得痛苦,而是無趣
到現在,多少也背負一些管理 / 帶人的責任
越發覺得這個教育現象異常恐怖
有些人即使念到碩士,還是不知道要去問「為什麼」
那怕是他自己寫出來的程式或設計出來的規格
一旦觀點被挑戰,大概就只會說:「我覺得這樣很好阿」
而拿不出任何自我思辨過的依據
會問問題,尤其會問好問題
這是很重要的作學問、以至於作人處事的基礎
有同樣感慨 / 想法的人,其實還蠻多的
尤其是現在網路成熟,資訊交流 or 同溫層成型都比以前快得多
只要認真一點去找,那麼即便只看「還活著的人」
你也應該很容易找到共鳴
更不用說,如果你去回顧歷史的長河
你問過的問題有 99.999% 的機率(可以再更多)是前人已經問過
而且答案不斷的被推翻 / 更新
.......
好了,要來進入討人厭的階段了
正如同你會去挑戰權威、質疑規定
現在輪到你被質疑被挑戰了
我想問的是:
都已經是這個年代了,為什麼(你的文章)看起來
卻是到了去哲學系面試才有「我不孤獨」的感覺?
你身邊沒有像樣的師長
那麼網路資源呢? 圖書館藏書呢?
還是這隱含了:你只是在問問題,卻沒有試圖自主的去解決問題?
: 當我接觸到哲學之後我有一種很欣慰的感覺,
: 原來不是只有我自己會想這些事情,所以我會想讀哲學系,
: 而且今天教授能聽我講話我覺得很開心。
: 綜合以上,我猶豫的點是,
: 我是否該為了尋找歸屬感及自我認同冒著以後可能賺沒有很多錢的風險選擇哲學系,
: 因為我是個比較好強的人,且因成長背景讓我認為錢很重要,
: 我也有很多長大想做的事情需要借助錢來達成。
: 我明白最後能下決定的只有自己,但是還是想上來聽聽有沒有其他的資訊或者意見,
: 不發在高中版的原因是我覺得他們看到哲學就會先噓了吧,
: 畢竟那裡只有醫科電機是主流。
: 首次發文請見諒,若有不妥請告知,謝謝。
如果要直接跳結論,那我會這麼說:
不用想了,去念你覺得會賺很多錢的科系
首先,從你的文章來(不負責地推測),你可能不是一個思路清晰的人
至少也不是一個表達有條理的人
就像我實在不懂「好強的人」跟「沒有賺很多錢的風險」有什麼關係
(還是在你開始問問題的日子中沒有質疑過「很多錢 = 很強」?)
當然,不是思路清晰表達有條理的人才能念哲學系
甚至是希望透過念哲學系來建立(或是摧毀 XD)這些特質
問題在於,從文章當中,會讓你考慮念哲學的原因是:
尋找歸屬感及自我認同
(還有「教授能聽我講話我覺得很開心」? Zzz)
(你不知道如果他們在面試時不聽你講話還可能會被申訴? XD)
你的「歸屬感」跟「自我認同」的來源是什麼?
用個非常醜陋社會化的說法
你遇到厲害一點的直銷 / 宗教 / whatever 團體
他們也能立刻讓你有歸屬感跟自我認同
(然後現在缺學生缺很大,沒幾個學校科系可以擺出「不爽不要來」
而幾乎都是「拜託你來念」,so...?)
而你為什麼有把握去念哲學系
就不會重複上演你在過去求學生涯所遭遇到的痛苦?
然後你又真的有興趣知道老子說了什麼、柏拉圖說了什麼
利他主義的定義與問題
一段文字敘述如何用邏輯學的 pattern 去拆解
...... (下略數萬字)
偏偏即使搞懂這一堆東西,以現代世俗社會是沒辦法拿來換錢的?
算了吧... 讓哲學系的名額留給更想念的人吧
雖然我很好奇這種人到底有沒有過半....
====
雖然我也承認我年輕的時候大概聽不進這些...
「子弟二十不狂沒志氣」
年輕真是好阿...... [遠目]
作者: sitdzc (無妄渙蠱牙膏族)   2017-04-18 14:34:00
推一個
作者: outofyou   2017-04-18 15:08:00
推思路清晰,我也覺得原原PO要用讀哲學系尋找歸屬感及自我認同的話,還需要更多依據。對於孤獨感,師長、網路資源、圖書館藏書,這些資源沒辦法在人感到孤獨時,及時主動來找他,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孤獨感。至於要形成能及時主動的同溫層要多久就不一定了。
作者: kaifrankwind (大師兄)   2017-04-18 21:43:00
說得很好
作者: t310221 (t310221)   2017-04-19 20:06:00
我想先解釋一下好強和能不能賺很多錢的關聯 在我的觀念裡,或者說以我18歲的見解,學歷=賺的錢=社會地位,因此好強的個性較能致使較高的學歷還有自我認同及歸屬感的來源,看了你的回文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想我可能考慮的還不夠清楚,我沒辦法確切了解我需要的來源是哪裡以及是什麼造就我缺乏這種感覺,這樣貿然選擇哲學認為這樣能尋找歸屬感確實是思慮不周,感謝你的回文至於尋找解決方法,我想是有的,高中以前是看書,高中以後顧及課業轉而朝向同學和師長,但是因為我們學校真的比較特殊....因此嘗試後認為行不通,至於網路資源google的資料有限,ptt是近期才會使用的,還不太熟悉,不過會試著善加利用。總之這幾天我已經選擇指考了,感謝你的回文,有助於我找到自己的盲點還有思路不夠清晰,謝謝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7-04-19 23:13:00
把哲學當成一個專業,或者職業、賺錢的行當,除非走現在已經很難擠進去但還是歡迎有理想及志業者投入的學術界,不然那些玩youtuber、說書、哲學普及的想法,還是有點過於浪漫(?),當然誰知道以後的「市場」長怎麼樣;但是風險的確是大了點--雖然人生就是一場冒險,不過每個人的個性與能力傾向會適合不同的冒險模式吧XD 而無論如何,哲學是每個人一生都要面對的思想課題,無論念不念哲學系,或是在有職業保障之餘去認識也無不可;除非很有理想與抱負要走學術路,不然把哲學拿來當職業/賺錢的可能,還是稍微不太妥當;其實旁聽跟各種閱讀的機會,還是很多..
作者: outofyou   2017-04-20 14:53:00
對某些有興趣的人來說,不會餓死還蠻吸引人的,但加了一個"太"字,就...
作者: chrisyo (煙囪)   2017-04-22 01:48:00
還是想提一下 以前見過會被評語問題很多的同學主要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只要思考過就可以得到答案的問題 另一種是對現有事物的思辨與質疑 我覺得原原po大概是介於這兩者之間(汗)
作者: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7-04-22 23:24:00
思考的角度果然很特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