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先不論希女王和薩魯法爾價值觀之間的衝突,單就以"能夠"對友方的貢獻好了。
舉WC3為例:在比賽的時候,不管是觀眾或是雙方都會把注意力放在"能夠做事"的單位,
所以在某個單位死亡之後,那方所能做事情的上限就會減少,所以控兵才會那麼重要,在
雙方都有單位死亡的時候,觀眾的焦點就會比較雙方死亡的單位的價值,因為這直接影響
(價值是指那個單位若活著能做多少事)
到雙方哪一邊能夠更容易達到勝利條件。
(當然啦這是以雙方都是以達到勝例為目標,所做的決策為前提啦。)
試想如果我打會戰打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高等級英雄,殘血了要把他往後拉,結果他不聽
話,不想狼狽而逃,而選擇為了"榮耀"在戰場上戰死的話,除非那個英雄強的太破壞平衡
不然我以後都不會選擇使用那隻這麼不受控的英雄。
就算是用dota類的競技遊戲舉例也一樣,對於雙方陣營的利害,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哪個英雄換
哪個英雄哪邊會吃虧。
撇除價值觀衝突只看雙方陣營的利害關係的話,顯然這種"榮耀"對於陣營的指揮官來講,"
不一定"是好事。就算只有為了自己好了,自己就這樣死了的話可是連遵循自己意志做自己想
要的事情"可能"都無法做到了。
("可能"是指這個世界觀設定下,死掉還有其他可能性被叫起來)
這讓我想到女王還故意跟薩魯法爾說「或許我會再把你的屍體喚醒繼續服侍我」,如果薩魯法爾
不希望發生這種事情的話,對於光榮戰死的想法可能會因此產生那麼一點點遲疑。
(或許女王這句話帶有一點點激將法?)
最後簡單的總結一下,對於希望自己光榮戰死的人而言,如果他沒有花太多心思考慮到對形勢的
影響,那他的死於榮耀對他們陣營來講可能是一種浪費,在最差的結果下是這樣。
先不論希女王對死亡的價值觀是怎樣,單就一般人看利益(或是影響局勢的優劣),如果死得太
隨便,大家都會因此覺得可惜的。
題外話:關於有人推文說死人是有輸出的,我對我自己說"打團時死人沒有輸出"的錯誤提出道歉
,因為對於其他職業了解不夠多所以有些誤解。畢竟,我對於打團的時候有人隨便死掉
,會覺得那個人他在混的刻板印象,可能有些職業就像你們所說的搞不好死掉輸出會比
較有效益,以後我要確認一下他們的職業了再下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