ㄅ、理論上的吞噬 - 遊戲運作機制
在科西亞聽到 NPC 喊話:「他很快就可以吞噬掉淵喉行者!」時,
會在座標 51 40 左右的洞窟內刷出一隻名為「吞噬」的怪。
同時洞穴門口會有兩隻淵誓小怪。
吞噬是 60 等的普通怪,NPC ID 為 179769,顏色如圖為「墨綠色」:
https://i.imgur.com/j3vuu7B.jpg
吞噬在非戰鬥狀態時,會自行召喚黃字怪「驚恐的哥羅米」並加以吞噬,
每吞噬一隻,就會在自己身上增加一層 Buff 。
第一階段的吞噬在身上的 Buff 在累加到 40 層後,會將自己與門口小怪移除,
從原本位置召喚一隻新的同名怪。
這隻怪是 61 等的稀有怪(銀龍邊框,對當天擊殺過的人來說則是無邊框),
NPC ID 為 179755,顏色如圖為「藍綠色」:
https://i.imgur.com/cBE2Cyh.jpg
小地圖上也會有星星記號。
第二階段的吞噬會重複第一階段的行為,自行召喚小怪並吞噬,
在累加到 40 層後,一樣會將自己移除,
在原本位置召喚新的同名怪。
這隻怪是 62 等的稀有精英怪(銀龍邊框,對當天擊殺過的人來說是金龍邊框)
NPC ID 為 179768,顏色如圖為「亮綠色」:
https://i.imgur.com/qdJ4Vxf.jpg
小地圖上一樣有星星記號。
第三階段的吞噬一樣會重複第一階段的行為,自行召喚小怪並吞噬,
但是除了 Buff 抵達 40 層的瞬間,全身會發亮一下外,
NPC ID、等級、外型均不會有進一步的變化,
跟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都不一樣。
吞噬並不是每天都會刷新。
在頻道看見 NPC 喊話:「他很快就能吞噬淵喉行者!」,
表示當天遇得到他。
每次擊殺後的重生間隔約在 15 分到 30 分之間(體感)。
將三階段之差異簡單製表如下:
┌────┬────┬────┬────┐
│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
│ ID │ 179769 │ 179755 │ 179768 │
├────┼────┼────┼────┤
│小地圖星│ 無 │ 有 │ 有 │
├────┼────┼────┼────┤
│ 顏色 │墨 綠 色│藍 綠 色│亮 綠 色│
├────┼────┼────┼────┤
│ 類型 │ 普通 │ 稀有 |稀有精英│
├────┼────┼────┼────┤
│ 等級 │ 60 │ 61 | 62 │
├────┼────┼────┼────┤
│ 血量 │ 55815 | 279075 | 930250 │
├────┼────┼────┼────┤
│ 掉落池 │ 垃圾 | 垃圾 | 垃圾 │
│ │ │綠色文物|綠色文物│
│ │ │ |藍色文物│
│ │ │ |紫色文物│
│ │ │ |肩膀塑形│
└────┴────┴────┴────┘
肩部塑形共三款:https://i.imgur.com/Yht27uC.jpg
或於遊戲衣櫃肩部搜尋「死亡環繞」來確認。
由上表可知,吞噬是由三種 ID 不同,但名稱一樣的怪物組成,
而 179768 版本的吞噬才有可能掉落紫色文物與收藏品,
但是第二階段開始就會有星星記號加上銀龍邊框,
常常遇到玩家一路過就大招全開往怪臉上招呼。
另外,「藍綠色」跟「亮綠色」不太好分,
有些玩家看到藍綠色以為是亮綠色,一樣大招全開往怪臉上招呼。
曾經成就「征服科西亞」需要擊殺第三階段的吞噬才會給予進度,
這一點已經在 7/3 號進行熱修正,現在全階段的吞噬都會給予進成就度。
ㄆ、實務上的吞噬 - 玩家社群互動
於地圖標註稀有怪的UI「Handynotes_Shadowland」,
在吞噬的圖標內寫有這樣一段工具提示:
「這個稀有在他吞噬了40個害怕的哥羅米
並轉變成藍色陰影型態(稀有)前,不會掉落拾取。
這個稀有在另外吞噬了40個害怕的哥羅米,
並轉變成綠色陰影型態(稀有精英)後,會掉落更多的研究物品。」
對這段文獻(?)有兩派不同的解讀:
A.40層派
認為第三階段,並且 Buff 再次吃到 40 層的吞噬,
才會如 UI 所言,掉落更多的研究物品。
B.62等派
認為第三階段(等級顯示為 62 等)就是最終型態,
已經能如 UI 所言,掉落更多的研究物品。
因而在吞噬刷新的地點,有時會發生兩派人馬互相傾軋的情況,
40 層派的擁護者不斷拉遠吞噬試圖重置,
而 62 等派的人又會立刻接戰吞噬,不讓他堆疊層數,
這個過程基本可以持續十分鐘以上,
過程中兩派在現場使用Y頻與綜合頻道互罵,
雙方都覺得對方是文盲,是不做研究的人,是智障。
從頻道訊息觀察,兩派的擁護者相當,
而從重置的成功與否來看, 40 層派幾乎都可以順利重置吞噬,
由此看來 40 層派的坦克擁護者可能略多於 62 級派。
兩派人馬的拉鋸戰使得吞噬變成很花時間的一隻稀有,
導致第三派「3分鐘派」應運而生,
他們在思想上認同 62等派,同意第三階段就有最多掉落,
但是作法上認同 40層派,覺得吞噬還是應該等到 40 層再打。
「與其花 10 分鐘甚至更久的時間在看雙方的嘲諷秀,
還不如大家多等3分鐘,然後一起打掉,這樣比較省時。」
是他們的核心想法。
本來以為這是台服的特有現象,
但從 wowhead 簡單觀察,似乎國外對於「吞噬掉落的最大化」,
也分成兩種派別而爭論不休。
有的人認為,長期以來的稀有怪機制,
已經將魔獸玩家訓練成「必須要趕在怪死掉前摸一下」的本能,
玩家們不該為此去怪罪彼此,
也有的人認為,「怪出了還要再等五分鐘」的設計明顯違反直覺,
是暴雪的遊戲設計再一次背叛玩家的證明。
看起來62級派、40層派和3分鐘派的戰爭還有得打,
某方面還真的應了吞噬刷新時 NPC的那句喊話:
「他很快就能吞噬淵喉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