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曾經在宗教團體跟社福團體做過事 發現社會大眾不太會批評宗教團體
一堆人質疑社福機構人員不能住好吃好,卻願意奉獻千萬名車給經濟能力優渥的
seafood搭乘,看著師父的笑臉,自己心裡也充滿法喜,這個邏輯是什麼?
很多社福機構都沒有自己的場地,每三年五年搬一次家場地只能用租,
還是會碰到社區排斥的問題,宗教團體買地蓋華麗寺廟沒人敢批評
社工也是人,不是吃愛心就會飽的一群人。
社會上對社福界的印象,總認為且受助孩子不能花錢打扮、養狗或用智慧型手機,
形成受資助的團體或個人,「你們必須苦哈哈,才對得起我們捐的錢」的印象。
天啊~~!
現在~和尚尼姑個個拿「APPLE新款手機、開名車」受資助的團體或個人
怎麼不說「你們必須苦行修行,才對得起我們貢養的錢」!
我是吃愛心快餓死的人,所以我離開了。(  ̄ c ̄)y▂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