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關於火炮破城的討論串提到中西火砲和城防的消長演變,
引起想更了解城防方面更具體的演變之興趣。
最直觀想,城牆建造的要點當是: 高、厚、與少門。
高者以抗攻城敵軍之攀爬,畢竟根據墨子和公輸班彼此的兵
棋推演的故事,雲梯在中國的戰國時代就發明出來了。城牆越
高,雲梯也得更長而更需要材料,搬運也更費工,且雲梯越長
,從城牆上將之外推的槓桿作用越好(畢竟支點在立足的城牆根
地面)。
厚者以抗雷木、衝車、和更後來的投石機和火砲。除非有特殊
建材或者結構設計,城牆本身的厚度對前述工程具來說越厚越強
。
少門者降低防守弱點。城門的強度無法高於城牆本身。況且一
旦被破門,城門可是讓敵軍走平地進城的通道。
但是攻守之間畢竟是互相競爭的,後事各種攻城具和技術的出現
,造成了城牆設計要點有哪方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