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ses6060404: 想請問,三世紀危機以後的羅馬步兵,真的如遊戲一樣 09/17 13:37
: → ases6060404: 都以spath而非gladia為武器嗎? 09/17 13:37
:
: 沒錯,gladius在三世紀逐漸退出主流,不再是重步兵的主要武器,不過spatha也只是副武
: 器,羅馬步兵到後來已經大量裝備長矛。
: 另外pilum重標槍也是退出主流,變成以plumbata這種飛鏢為主。
: → ases6060404: 所以後期的羅馬重裝步兵的裝備,反而比較像是hoplite 09/17 14:08
: → ases6060404: ? 那作戰的方式也不像過去以緊密陣形肉搏? 09/17 14:08
我先補充一下,gladius和pilum被取代應該是四世紀上半葉的過程,而不是三世紀危機後
,我看Osprey出版社的Milvian Bridge 312提到當時軍團步兵還是以傳統武裝為主,但是
Strasbourge 357就已經描述為使用長矛和飛鏢為主了,所以變化應該是發生在這段期間
,君士坦丁一世打贏內戰之後的事情。
四世紀後半的羅馬步兵與其說是hoplite,應該更類似於希臘化時代的Thureophoroi,因
為他們使用的是橢圓形或淚滴狀的盾牌為主──雖然也有部分使用圓盾──而且除了長矛
之外也使用飛鏢(考慮到plumbata的形狀大小,也可以視為輕標槍),另外除了正規會戰外
,也有相當比例的散兵作戰(這部分主要由輔助步兵遂行)。
(所謂淚滴狀的盾牌指的是鳶形盾)
共和晚期和帝國前期的羅馬軍團,其陣型其實並不是特別緊密,從scutum盾牌的形狀與寬
度就可以看出來,而且從共和中期以後,羅馬軍團習慣的排列是棋盤格錯綜的步兵隊,這
兩個特點都在三世紀之後有所更改。
晚期羅馬步兵的陣型更為緊密,而且不再使用棋盤格陣式(也就是汰除三段式戰法),而是
擺成密集的線性陣線,這點確實是與hoplite或phalanx更類似。當然,兵力夠多的話還是
會部署成兩道或以上的陣線,357年史特拉斯堡戰役中,羅馬陸軍就是排出前後兩條陣線
,該役蠻族衝破第一條陣線的中央之後始終無法突破第二重陣;但是這個雙重線列就已經
是兩條線,不是棋盤格了。
改成密集的陣型代表個別士兵用大盾牌往前推進壓制、復以短劍刺殺的年代過去了,後期
的羅馬步兵──一直延續到拜占庭帝國的經典時期都是如此──是用層層火力去殺傷敵人
,以及用長矛去阻止敵兵貼近。狹長的鳶形盾可以更緊密的組成盾牆,再加上伸出的長矛
,是非常強調防禦的戰鬥方式。
換言之,過往的動態攻擊,逐漸變成了靜態的防守,羅馬軍團步兵依然很能打,但是衝鋒
不再是主要戰術,部隊的構成與戰術變化也導致風氣的演變:共和後期和帝國初期,羅馬
軍團步兵習慣在戰場上保持肅靜,到了帝國後期,逐漸蠻族化的羅馬步兵開始唱戰歌,據
說是從喃喃低語慢慢揚起聲調、宛如波浪的曲調。
羅馬士兵: (  ̄□ ̄)/ 喔~~喔喔~~喔喔~~喔喔~爪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