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eanvanjohn (尚市長)》之銘言:
: 這種內鬥不斷的軍隊,英軍居然還慘輸,真的只能用白思華太廢來形容。
大英帝國在馬來亞半島上都是一堆雜牌軍,日軍再爛也是身經百戰的主力,
真的是XX比雞腿......
不是說白思華的指揮沒有問題,但是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意識到敵人實在非常強,
至於說已經開打之後,英軍會慘敗以上帝視角來看根本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爭議只是在於英軍的先手攻擊計畫實施不順利,以及後續戰略缺乏彈性縱深而已。[1]
就憑那些訓練程度和國府差不多的三線新訓單位和一堆二流將領,要擋住日軍?
白思華的手下師長、旅長,大部分都不堪一擊,這才造成了他的戰略弱點被暴露。[2]
[1] 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 Churchill and the Impregnable Fortress
(Kevin Blackburn, Karl Hack, 2003)
[2] Britain's Greatest Defeat: Singapore 1942 (Alan Warren, 2006), P291
: 白思華的廢已經到了一個我難以想像的地步;
: 最後守新加坡島的時候,他居然把重兵都集結在長堤和樟宜,
: 西線(包括武吉知馬)整個放空,只留澳軍第八師守備,
: 結果日軍兩個師團強渡柔佛水道西部,直接拿下沒多少兵力的武吉知馬,
: 這時候白思華才把兵力調回來反攻,結果可想而知......
: 他是白癡啊!!!!!!!!!!!!!!!!!!
: 根本不是辻政信強到有如鬼神,而是他的對手長了個豬腦,
: 這種白癡還讓他有機會對山下受降,麥克阿瑟真的是太侮辱人了...
: (溫萊特還可以接受,白思華根本不夠格啊)
所謂重兵集結在新加坡東北方,一般是指相對而言狀況較佳的英國陸軍18D,
但是這主要是在討論素質而不是人數,要不然西部的澳洲8D也有英印軍44Br的支援,
兵力並不會少到哪裡去,只是太分散、素質太差而已。
判斷日軍主攻方向的失誤,白思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但是日軍也實施了佯動,
他其實很難擺脫日軍自東北方主攻的的思維,
而且日軍即使突破灘頭,英軍理論上仍有機會在裕廊防線抵擋好一陣子,
甚至到了二月11日之後英軍還有企圖實施局部反擊來攻回灘岸,
是基層(旅以下)的指揮和戰力太爛才會沒幾天就被打垮。
Alan Warren就描述以日軍純熟的重點攻擊來看,只有優秀的將領方有機會予以重挫,
顯然白思華並不是一流指揮官,但是說他有多爛也不盡然,
就只是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戰局沒有容忍平庸的空間而已。
其實白思華在馬來亞半島被打垮之後,新加坡已經是必死之局,這基本上是定論。
Sepoys against the Rising Sun (Kaushik Roy, 2015)作者就認為,
如果白思華的判斷跟麥帥一樣正確,提早放棄馬來亞半島、收縮防守新加坡,
他或許有辦法跟麥帥一樣多堅守幾個禮拜──雖然這場戰役仍是必敗之局;
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一書則認為即使英軍提早收縮到新加坡,
由於新加坡的戰備並不如菲律賓完整,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甚至日軍能提早集中海空優勢到獅城,英軍也可能更為輕易動搖。
最後,按照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和Sepoys agaisnt the Rising Sun兩本書,
白思華固然有其失敗的部分,但是新加坡的慘敗最主要的責任並不在他身上,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邱吉爾內閣──白思華只是替死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