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2024-02-21 16:32:06經略復國要編卷3
檄大小將領十六日
一議攻戰之勢。説者謂倭之鳥銃我難障蔽,倭之利刀我難架隔,然我之快鎗、三眼鎗及諸
神器豈不能當鳥銃?倭純熟故稱利,我生熟相半故稱鈍,原非火器之不相敵也。
倭刀雖利能死人,我刀雖稍不如,豈不能死倭哉?倭之所以能敢戰者,非緣一刀之故,其
實殊死戰也。前者死,後者進,無少退怯。今日調兵四至,雲集烏合,若兵無統紀,士分
彼此,心果堅耶,否耶?西夏之事可爲殷鑒,豈我之刀不能敵倭,倭之利刀不能架隔?
殆非也,其心實不如倭之死戰也。
倭之利刀我難架隔,並不是倭刀長,我刀短,也不是指刀本身上的差別,而是雙方武藝上
的差距,因為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純熟故稱利,生熟相半故稱鈍,所以這裡的鈍與利,
並不是物質上的。
但如果你把此文解讀為宋應昌只是在比較雙方刀法,這解讀未免狹隘;明軍的肉搏兵器並
不是只有刀劍,有戟、斧、刀牌、钂鈀、雙手斬馬刀、長槍..etc;日軍也不是只有野太刀
,有打刀、薙刀,短鑓(2~3公尺的短槍),長鑓(所謂的2間半、3間半)。
在日軍的各大名軍役帳中,標配是鐵兜、皮盔、打刀、協差,這是人人要帶的裝備,然後
長短鑓的數量是最多的,高達3~40%。
鐵炮與弓佔比不多,隨者朝鮮戰爭的經驗,弓的比例還下降;鐵砲的比例在各大名是不一
樣的;加藤清正的比例最高,有22%,立花宗茂的比例只有7%。
那種5尺野太刀並不是人均一把的常見武器,你不能說毛利家、小西家、黑田家、立花家
這些軍役帳都不相同的大名,全都能找出一組人,扛者野太刀衝鋒,所以明軍在戰場上遇
到最多的刀,還是普通長度的打刀與太刀,碰到最多的兵器,則是各種不一樣的長短槍。
所以我認為這裡的倭刀、我刀,並不只是刀術,解釋要更為擴大些,刀是泛指各類長短兵
器的白刃戰技藝,就像有人會用刀劍來泛指兵器一樣,那宋應昌這段文應該這樣解釋:
倭人的白刃戰厲害,我軍雖然稍稍不如,但不代表不能砍死倭人;倭人善戰,並不光是他
們的白刃戰厲害,而是他們不怕死。所以並不是你們白刃戰輸給倭人,而是你們沒倭人不
怕死。
這樣的解釋,應該比只是把刀利=刀術好更為全面;所以在宋應昌心理,他認為倭兵的白
刃戰是比明軍強的。
如果你覺得這些話是罵北兵怕死、肉搏差、刀比別人短,並沒把南兵算在內;並認為
"是以卒與敵,須易以長鎗、大劍以便搠(同刺)刺,江南之筤筅、金翁 刀,率皆長兵,
正此意也。陣定而合,須我之步兵先之,馬兵繼之,馬兵分左右翼擊之,乃法也。"
南兵只要持長兵就會贏,那就是你我看法不同了。
******************************************************************************
「南兵,一當百云。」、「曩者蔚山之役,詳探倭賊之技藝,漂輕不猛,倭子三十,
不能當韃子一人。」難道1個蒙古人真能打贏30個倭兵?一個南兵真能打得過100個倭兵?
這些話都只是譬喻罷了。
如果你信這些話,為何「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此贼(努爾哈赤)精兵七千,
而带甲首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你就不信了?
你為何不跟大家說得更清楚些,在火藥庫爆炸後,瑞典人的反應與明軍不一樣;
在右翼因火藥庫爆炸被西班牙人逐出城堡後,霍恩嘗試進攻15次,希望拿回這個要地,只
是先機已失,再也拿不回來了。他們可沒明軍那樣火藥庫爆了,整軍都垮了。
所以別只會批評別人只撿自己相信的。
還有我覺得在網上罵別人只看農場文、剪裁史料、罵別人偏執、瞎扯,只因為看法跟你不
同,真心沒意思。
史料說的是日本人不怕死,然後超譯成日本人武藝戰技更好XDDD
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2024-02-21 16:47:00你如何解釋:倭純熟故稱利,我生熟相半故稱鈍,別只看不怕死呀。
畢竟日軍是連年征戰的老兵 如果戰力低落反而才奇怪吧
按照原文意旨。戰技生熟相半所以輸了,那麼純熟是不是就贏了?所以不是火器不如鳥銃。這個文意要離題到武藝戰技不如人的論證邏輯何在?
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2024-02-21 18:00:00那你如何解釋這句:倭刀雖利能死人,我刀雖稍不如。難道此句在講刀的品質、樣式、長度嗎?
你一個個藉口被打臉完後,還要接下一個喔?原理都是人被殺,就會死。能殊死戰,原因是心堅能死戰。所以到底是如何超譯成日本武藝更勝一籌?戰技戰鬥戰術的層級還是要區分清楚。但要比較戰技高低很困難,因為實戰把多武器、兵種、組織因素加上去後,要反推歸因於某一方的特殊戰技更強?
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2024-02-21 18:48:00你為何無視於宋應昌的說詞?還把戰陣、兵種都加入,他有提這些事嗎?我請你解釋一下宋應昌是啥意思,為何你要迴避不談,只在怕死與不怕死之間團團轉?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2-21 23:00:00"(朝鮮)宗仁與其親兵,捨其弓矢,直用槍刀,相對摶戰格殺,死者積堆如山,賊仍以退去" 即便數稱讚倭劍 但只要被逼到殊死戰朝鮮照樣能讓倭退怯..故明難架格倭 恐非你所謂武藝上的差距
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2024-02-22 08:56:00大家都同意女真在肉搏上強過朙軍,但朙軍也有接觸戰打贏女真的時候,朝你的標準,是否我也要說只要朙軍不拍死,就能贏女真?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2-22 10:06:00我以為殊死戰 是被逼到絕境之意 怕死也會變的不怕死 是常識你的前提還是限制兩邊從頭到尾只准近戰 這個去玩遊戲比較快
作者:
helldog (媽寶地狗)
2024-02-22 10:53:00我文的主題一直就在講人與人之間的白刃戰,你非要插入火器、騎兵、弓箭之類的,我是在討論戰場上的戰術優劣嗎?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2-22 11:10:00沒有一直吧 開場那篇你舉"虜騎"當例子..先插入的明明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