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年代 如果你很喜歡一首歌 就會很期待那首歌出現在排行榜
真的去買一首單曲其實對學生來說並不便宜
不過有的單曲真的做得很好
特別是那種有很多 single Mix 大碗公型比較貴的單曲
可是你想聽的話
抱歉只能請你乖乖掏錢出來買單曲
那你真的很喜歡一首歌的話
就會每週 Billboard 要發行榜單前
望穿秋水地等待這首歌最新的排名
但是現在 spotify 出現
你一個月繳的錢
根本和以前買一張CD single 差不多
甚至更便宜
就可以用手機聽全全全全部各種語言的流行歌
若是用電腦版根本免費
在這種情況下
到底 Billboard 還有什麼功能?
民眾根本一大堆東西可以聽
也只在乎自己喜歡聽的
一首歌聽幾秒鐘不喜歡就按掉或從list中刪除
誰會想去看排行榜?
反映在專輯的狀況就是
一張專輯的"壽命"變得很短
以前一個歌手一張專輯很紅的話可以依序發到第4,5單
最誇張的大概是 Janet Jackson的 Rhythm Nation 1814
這張經典專輯總共有7首Top 5 single
蛤? 才7首? Drake 大概一點都不稀罕吧
但是這7首單曲卻跨了 1989-1991 三年
現在有哪一張專輯可以發行三年後仍可產生冠軍單曲的?
由於一張專輯的壽命變短
但大家都知道歌手不可能半年就出一張專輯
所以只好大量用演唱會來賺錢了
Madonna 可能是最早深諳這個趨勢而早早趁演唱會大撈一筆的人
但她是聰明的
spotify 出現後 是否更少人會去聽演唱會我不知道
不過反正我手機就可以聽全世界都聽不完了
根本也沒有哪個歌手我有喜歡到非要花大錢去聽他演唱會不可 是嗎?
所以像 spotify 這東西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覺得好的會說讓所有人可以更方便的接觸到各種音樂
但某種層面上
也可以說音樂就是變成了廉價到比手搖杯還便宜的商品
榜單不再重要也是必然的現象而已
這一切沒什麼好壞 就是時代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