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音樂剛好引發了我的職業病來著)
我29歲,的確是比較少聽國語流行音樂。
但我覺得這倒不是因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很多原因。
就說我自己吧。
欸....我就自己的案例說明為啥我少聽國語音樂,不要筆戰噢。
我小學五年級下課後的樂趣,就是用我爸的「唱盤機」聽黑膠唱片,
多數是我爸年輕時候買的,他很喜歡聽50-80年代的搖滾、西洋流行樂。
我第一個認識的樂團就是ABBA, 第二個知道的人是Leo Sayer、第三個是卡本特兄妹
當時曾聽的黑膠中就有這首
Leo Sayer :Living In a Fantas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RjatwjU4M
(為什麼我有一種[我好老派]的感覺)
還有這首
Mina: Tintarella di Lun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2Y-zid0abA
(其實滿好聽的......請再次忽略我當時的年紀)
我當時也喜歡張學友、熊天平、齊秦跟齊豫
(我記得張學友有一首「紐約的司機做著北京的夢」非常好聽,歌詞很有意思)
上國中後就少聽國語流行了,那時候最愛Ricky Martin,也聽一些
非洲的傳統打擊樂,或者一些Celtic 民謠,還有電影原聲帶(我差不多也就
小學3年級開始會買CD吧)。
到了高中,我聽的東西有迷幻搖滾、英搖、鄉村、美式搖、
重金屬、美國流行、福音、R&B, Hip Hop。不過我當年最迷的是爵士,我覺得
同一個曲子可以做得千變萬化真的很厲害,節拍、鋼琴跟一些銅管樂器的結合
所表現出來的風格,是我以前沒聽過的。
每一個唱爵士的歌手都不一樣,你絕對不會把Louis Armstrong跟Sammy Davis Jr
還是其他同樣的黑人爵士樂手混在一起,因為他們的風格都很獨特。
同樣,Duke Ellintong 的鋼琴跟Oscar Peterson的鋼琴彈出來就是不同
為什麼高中的時候我不喜歡聽當時的國語流行音樂呢?
我想了很多,因為我覺得當時市面上比較好買、比較流行的國語歌,
長得都很像,不論是前奏、樂器、旋律、歌詞內容、有時候甚至歌手的聲音特質、
唱法等等。我覺得不是很有趣。
上大學之後,前兩年我一樣很喜歡爵士,但是唯一讓我迷到毫無理智的
是Elvis Presley(貓王),他可以唱爵士、鄉村、搖滾、福音,他也是一個超級
有舞台魅力的人。
這時候我也開始聽60年代以前的台語音樂,譬如洪一峰、吳晉淮。
還有日本的演歌(我最喜歡的應該是三橋美智也跟橋幸夫吧)。
那時候我也不太喜歡聽國語流行音樂,因為我覺得當時很流行的
Blues, R&B, Hip Hop, 我可以從美國找到更有意思的,我不需要從國語流行音樂才能
聽到這些東西。不過我會聽一些台灣的電子樂,像是李雨寰。
每一個男的或女的偶像團體也都給我類似的東西,要嘛不會唱歌只是很帥(或很美),
要嘛就是唱出來的東西都很像,也沒什麼新奇的感覺。
大學3年級後,我多了另外一個喜好,就是古典樂,從早期巴洛克聽到當代前衛音樂,
雖然我最喜歡的是當代的前衛跟20世紀早期的現代音樂,可是每一個不同派別
、風格的古典樂也都表現得很不一樣,譬如都是義大利的歌劇家,但Rossini跟
Verdi就差很多。
我大學的時候,陳綺貞開始從「獨立歌手」變成流行歌手,出現了一堆「獨立樂團」。
中國的獨立樂團喪失了當年崔健80年代的尖銳跟鋒芒,唱的東西是
「日常生活與情愛」,雖然有很少部份的樂團關懷社會,用音樂發表他們的看法。但
就我所感覺,大陸這些獨立樂團在2000年後越來越少。
我在有些回文中看到有人說喜歡汪峰,我很喜歡他早期的東西,但是只限
他在「鮑家街樂團」的東西。最近的汪峰讓我興趣缺缺。
我也建議大家去聽聽崔健80年代的代表作「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他唱出了
當年年輕人對於中國未來的徬徨、無助還有一種急於改變的想法,到現在我聽了還
是很有感觸。(雖然你可以從他的歌中聽出很多模仿西洋音樂的風格和演奏器樂的方法)
台灣的獨立樂團我很少聽,也不怎麼理解,所以不便評論。
現在我還是聽上述我說過我曾聽的東西,但最愛的樂種只剩下古典樂。
其他的仍會聽,但比不過我對古典樂的熱愛(後來我也跑去寫了一個古典樂有關的碩論)。
各位想要在音樂中聽到什麼?
我在Elvis Presley早期的作品中聽到了白人的鄉村與黑人的搖滾要結合的開始,
他開創了搖滾樂派跟美國的流行樂。
80年代的Hip Hop中有很多是述說種族衝突以及社會事件,而不是只有性或愛情。
70年代的美國獨立樂團反戰、講更美好的世界、他們的音樂也表現了這樣的風格。
法國5年(忘了確切年)一個流行歌手Julian Dore 的Les Limits罵的是當時震驚
全國的「貪污案」,但用了這首曲子向Serge Gainsbourg的"Chez Les Ye-Ye"致敬。
Peter Gabriel在1980年的作品"Biko"是為了紀念1977年死亡的南非
反種族隔離的社會運動家Steve Biko, 雖然我是比較喜歡1988年主唱與The Simple
Mind的版本(Mandela 70th Annivers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K_Pdj0GCQ
連古典樂也有很多東西,不只是音樂而已。
貝多芬的第九號表現的是「古典時代與浪漫時代的交接」,他用了一個只有
浪漫時代才會有的樂團體制與風格,在哲學上也出現了這種「交接」。
他講「博愛」,用了席勒的詩(每次我聽到最後一章的合唱我都會忍不住想哭)。
李斯特晚期的作品與天主教有關,旬伯格的作品表現20世紀早期的現代性反思,有很多
作品直接針對納粹屠殺猶太人。潘德烈思基的《廣島受難者的輓歌》講戰爭與死亡。
即便只是講「愛」,也有很多不同的講法,Gainsbourg與他的女兒合唱的《檸檬皮》,
隱射「亂倫」,卻說「不能做愛的愛才是最純潔的愛」。
如果只是要聽「音樂」本身,也可以聽到很多不一樣的,譬如
爵士樂手怎麼把同一個作品唱成好像完全不同的東西。
或者大家也可以去聽聽Stockhausen怎麼玩音樂。
BB King + Eric Clapton 是一個多好玩的組合(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愛,的確
在這個組合中,BB King有點太霸了)
或者聽聽Puff Daddy 怎麼把Sting & The Police 的"Every Breath U Take"改成
另外一種風格,表現了另外的意義
(我覺得有一個版本不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be-1R25Y4 ,這個版本中Sting有出現,還加
入了福音演唱的風格)
我的想法是,人是一種有記憶的動物,當一個作品或同一種風格的音樂聽太多次,
會有倦怠。因為你可以很快地猜測出「接下來要出現怎麼樣的旋律或配樂」。
所以我想聽各種不同的音樂。
如果國語流行可以給我很多不同的東西,不管是音樂上的或思想上的,
當然我也很喜歡,但問題是我自己覺得這樣的情況很不常見。不過我很喜歡胡德夫!!!
聽音樂也不只是「聽爽」,或許是我想太多,但如果聽音樂只是想要「爽」,
但還有其他方式也可以這樣做。我想在音樂中聽到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