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補充一點:
就是之所以會說國際物價不需要問的原因是:
國際物價反應的是即期,但通常買的時候都不是即期,比方說:今天你向巴西進口銅,但出口商還要看船期等等的條件配合,可能你拿到都是3個月後了,反過來想,廠商手上的銅料當然也不是即期買的,所以不會真的跟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一樣,他的料價可能是3個月前的5元,而不是你即期看到的8元
當然,還是要參考一下,另外關於會計的我就不講了
也請板上大大不吝指正
※ 引述《sugar327 (理想人生)》之銘言:
: 原文吃光光~~~
: 同為採購人忍不住也想跳出回文XDDD
: 目前公司是小公司,前幾天也遇到讓我很為難的問題
: 一向跟廠商往來我都抱著魚水共存道理
: 只要交期不遲交,品質可過關,價錢在合理範圍一切我都好講
: 只是前幾天我訂物料時,此物料有最低訂購量3000
: 但訂單只有1000,且此型號客人很少下單
: 在我跟廠商協調下廠商願意讓我們只訂2000
: 後來,跟主管知會時,主管就要我去跟廠商在說只要1500
: 只好再去跟廠商協週,想當然廠商一定不同意
: 這件事我會覺得,很多物料都有其最低訂購量,但老是要我去拗再低一點訂購量
: 拗再低的訂購量就算了,單價又不要差太多,或是要廠商分批送貨
: 不然就是公司因素,而要使訂單延遲出貨,就要廠商訂的物料延遲進廠
: 但廠商已按照採購單交期把物料做好了,就要我再去跟廠商拗,
: 除了拗延遲進廠也要拗帳款日,我自己都覺不合理
: 現在採購的數量是依系統處理,但生管轉出來的數量完全都沒確認就直接給我
: 變成按系統採買數量不一定準確,單一物料又會許多型號可用到,變成抓數量很難抓
: 但系統又看不到目前此物料已分配哪些型號用
: 在我認知裡,採購訂的數量是以生管給的為主
: 這樣才能權責分工
: 很多時候,大家會覺採購油水很多,真的要看公司,也要看老闆主管挺不挺你
: 現公司老闆會覺時機不好,有訂單給廠商就要偷笑了,廠商還不高興什麼
: 這樣論點我不是很同意
: 加上公司只有我一個採購,有問題時都還沒人可討論,挺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