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不才,做個比喻,如有不恰當,還請大家海涵
這就好像,你的公司裡面,有同事生重病了,(例如,癌症)
正常來說,大家都會去關心慰問一下,無論是虛情假意,真心誠意都好,
總是會問說,有沒有甚麼需要幫忙的地方? 或者, 提供一些相關的有用訊息
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生重病 (有些病你是沒辦法預防的)
這是一種人飢己飢 人溺己溺的精神
當然你也可以一旁冷眼旁觀,或者默不作聲,甚或是對他說”你活該”然後飄走
或者像有的人的關心方式,是把你臭罵一頓,教訓你,說你的生活方式不對。
以上都可以,沒有人會批評你
這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自由
只是當未來你有需要幫忙的時候,會不會有人幫助你,就很難說惹~~
其實 能夠引起open discussion總是好的
總是希望能夠引起大家重視國家社會的議題
畢竟這是我們共同的家 我們共同來維護
讓強的人更強 讓弱的也變強 彼此提升 互惠共榮 能夠以身為台灣人而驕傲
你這比喻失當,因為生病是「客觀事實」但是這個事件的判斷是「主觀認知」
作者:
Fugue (逃之夭夭)
2014-03-28 17:30:00而且老實說這種討論通常一點都不「open」 XD
作者:
Fugue (逃之夭夭)
2014-03-28 17:32:00好吧另一種形式的 open
@K大 而且判斷本身沒有錯呀 有判斷總是好的 無論判斷為何
民生議題很重要 弱勢議題也很重要 當然 服貿也很重要
作者:
ifairy (艾菲瑞)
2014-03-28 17:46:00這比喻差很多耶...
作者:
rq654 (亂)
2014-03-28 19:17:00我看不懂這篇的同事生重病跟自己生重病想比喻什麼耶
作者:
rq654 (亂)
2014-03-28 19:23:00喔 剛沒仔細看 應該是 同事生重病 跟 自己有需要幫忙 才對
作者: Siiiiimon (Wanna be stronger) 2014-03-28 21:20:00
甚麼爛比喻... 同事生病會有人因此得利嗎 = =
作者:
ee430 (qq)
2014-03-28 23:13:00舉的例不太貼切
作者:
mooor (肚亂抖公主)
2014-03-29 00:40:00那位同事是總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