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板友不理解為何要刻意出家
我提供一點不專業分享,也歡迎有鑽研的板友賜教
我爸媽都是受五戒、在家修行的佛弟子
兩人一先一後皈依佛門已經一個十來年、一個也近十年了
所謂在家修行,除了平時撥空研讀經書、互相討論以外
還要從生活言行中落實你從經典裡悟到的東西
「在家修行」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很居家,隨時都可以做
但看著他們兩個長時間以來的修行過程
我認為修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拔除壞習慣
這是相當困難的,若要形容的話大概就像:
我們可能都知道吃垃圾食物不好,但還是常常敗給食慾;
知道應該定時出門運動,卻總是屈服於各種藉口;
知道應該離開爛男人,對方哄幾句你又回去了。
困難的還有修正自己的劣根性
有的人嘴巴壞、愛把人損得體無完膚,不留情面;
有的人自視甚高,甚至到了容不下客觀性的程度;
有的人對喜愛的東西自制力低下,不懂適可而止
修行的內容很大部份就是在約束自己這些眉眉角角
你可能不懂為什麼有人要自願過得這麼痛苦
依循自己的本性而活,不好嗎?
隨本能而活,又有什麼錯的呢?
要我說的話,佛教的道理滿像是一種人生哲學
是一種生命的選擇、一種可以依循的生活法則
而生活法則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
只有事情發生的因和隨之而來的果
會自己選擇投身宗教的人
多半是自身對於現實與理想間的平衡有所疑慮
因此才會在精神的世界追尋超脫
這樣的境界在佛教中稱為「離苦得樂」
俚俗一點來說就是:
你雖然無法阻止壞事發生,但即使發生了也不會困擾你
當達到這種境界,不以苦為苦,心靈自然平靜
真正超脫的人甚至連殺身之禍都可以看淡
很難想像吧?
不懂的人會以為這是鄉愿的行為
事實上每個人的標準會依見識而不同
就像在意人家Line已讀不回的人無法理解別人的不在乎
可能你自己都覺得在意這個很無聊卻還是在意
束縛你的東西或許根本不影響別人
這中間毫無對或錯,只是有人能做到而有人不能而已
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就像一道高牆
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再嘗試跨越那道無形的牆
只為達到那沒有煩擾的境界
而我們要跨越的牆如此之多
自己的偏見歧視、莫名的繁文縟節、糾纏不清的人際關係、對某事物的癮頭等等
wow,想想也覺得在家修行真的很不容易對吧
而且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約束自己
這又更難上加難了!
(想像一下你要鞭策自己從現在開始每天運動半小時)
(或是約束自己絕對不吃零食跟油炸物)
(或是絕不熬夜11點就上床睡覺)(這好難XD)
(而且中途沒有任何人會提醒你或鞭策你或在你偷懶時責備你)
(這麼一來你的「修行」能夠持續多久呢?)
你可能會想蛤~幹麼這麼嚴格,人生好不快樂
但就像前面說的,這毫無對錯,只是個人選擇
既然痛下決定做出選擇,就要避免自打臉的行為
然而現實中修行不易,修心更難
可能修了自己的壞嘴,卻沒修掉心裡的惡毒念頭
那又是另外一番功課了
至於選擇剃度出家的人
尤其是像原原PO阿嬤這樣一心向佛,自己也有一定修為的人
他們的心中必然有難以撼動的覺悟
代表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要接受更上一層的精進
或是在家修行所能悟到的已經達到臨界點
需要有人幫助他們開悟,前往下一個階段
就像自學學問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想接受更高階的指導一樣
他們並不是拋棄家人,反而心中對家人是充滿祝福的
因為學佛人往往會期許身邊的人也能離苦得樂
在對方懷抱著精進的願望時,要將她強留在身邊,這是不對的
這會將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對方的犧牲上
換做是人際關係中的其他例子也是一樣的
當一個相處模式是有一方必須靠犧牲或容忍才能維持
那這樣的模式也不會是健康愉快的
原原PO跟阿嬤還是親人,但現在妳們的關係起了一點變化
這是由於阿嬤她有她自己的夢想要去實現
於是她把對家人的執著放下了
很多人都把「放下」當作是「放棄」
我會說這樣想的人不懂「放棄」的真正表述
佛教中的放棄是一個很重的字眼(其實一般而言也是)
意味著斬斷一切因緣,從此放手任對方浮沉,死活苦樂一概不問
這跟放下執著,心懷祝福是差很遠的
希望原原PO不要把阿嬤想壞了
妳應該只是一時難以適應阿嬤不在的生活
但就像我推文中說的,事實既不可逆,大可以轉個念頭來看
這是一個從其他面相來瞭解阿嬤的機會
阿嬤既身為長輩,也曾為少女
身為女人,更身為人
走過大半人生的她眼中所見,是與妳不同的風景
如果妳願意花點時間去看看阿嬤眼中的風景,我想她也會感到欣慰
與其哭鼻子,去跟阿嬤聊聊人生,聽聽她的智慧
或許妳會更尊敬眼前這個人、更加理解她的選擇
若我爸媽有天要剃度出家,我一定舉雙手贊成
因為我覺得生活已經從他們身上剝奪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