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lin1002 (Berry)》之銘言:
: http://i.imgur.com/zPYGEUu.jpg
: http://i.imgur.com/iyfTbZ3.jpg
: 在臉書看到這張圖和留言,覺得很不可思議
: 到底他們是在什麼場合碰到這種女生的?
: 我自己和我周邊的女性朋友不管跟男性友人甚至男朋友出去也都各付各的
: 他圖中文中的女性在台灣到底是不是多數?
: 一直給人請壓力不會很大嗎?
: 如果不熟還給對方請也太奇怪了吧
: 然後這種吃飯要吃高級的,付錢時卻裝死
: 就算再正也一定會有人講話吧
: 又或著跟這種人出去後發現她有這種壞習慣
: 那在下次就不要再跟她出去不就好了嗎?
: 出去時各付各的女生到底多不多?
其實不掏錢的女生真的很多,不用大驚小怪。
我以前也覺得這種要男生買單的風氣很糟,
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男人在追求異性方面非常的辛苦,
以致於他必須要用砸錢的方式留住眼前的女人,
他如果不用請客的方式,
他這輩子根本沒機會和坐他對面那個女生一起吃飯。
那個辛苦不是女人可以想像的。
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
在日本文化裡,女孩主動追求男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性觀念也較開放,
台灣女生相對來說非常被動;
第二個是日本適婚年齡的男女比沒有台灣這麼畸形,
求偶壓力差很多;
第三是台灣文化把兩性相處當成一件算計成分很高的功利行為,
父母對於兒子交女友的態度很少會說「你喜歡就好」,
常常都是說「不要交,會影響課業,等出社會再交」,
不然就是說「要找乖的、會賺錢會持家的最好」,
對於女兒交男友則是告誡要「多看多比較,不要一下子跟人發生關係」,
然後把男方的學歷、收入、家世當做篩選門檻,
很少會聽到父母鼓勵兒女多談感情、享受性愛,
或是認真教導他們在感情中保護自己。
所以男女交往時雙方常常看的是
「我要在這段關係中從對方身上獲得多少好處」,
或者用這些好處的多寡來決定一段感情值不值得。
這不限於物質層面的索取,精神層面的依賴也算,
比方說這個版三不五時就會看到一些感情求助的文章,
裡面經常有這麼一句「...可是我男友對我真的很好,把我呵護得無微不至」,
這其實也是一種需索,只是要的不是錢而已。
在上述各種內外部條件加乘之下,
如果男生的外表、能力、社交圈和平日待人處世都沒有過人之處,
可能根本無法吸引女生跟他出去,
有的男生雖然自身條件不差,
但他必須跟更多男人競爭眼前的女伴,
所以到最後錢往往成為僅剩的誘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