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一個故事
那天,外面下著大雷雨
我開著車,載著老婆還有小孩,等著紅燈
副駕駛座窗外,一台摩托車,
兩位大人中間,夾著一個大概兩三歲的小孩,穿著黃色小雨衣
臉都濕了,頭髮黏在臉上
我老婆說,怎麼會捨得小孩這樣子淋雨...
我說,如果他們有能力買車養車,應該不會有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風吹雨淋....
父母都希望孩子過得好,但是有時候,現況就是不允許
話說回來
當我搭大眾運輸工具時,有時也會遇到哭鬧的小朋友
有時候一兩歲以前的小孩子,就算是有管教,有家教,還是無法使他們停止哭鬧的
因為這些大眾運輸工具所造成他們生理心理上的不適,
對他們來說,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哭
哭哭就是小小孩與人溝通的方式
通常我的作法會是
拿個小東西,或是可以吸引他注意的任何東西
在他父母的默許下,跟他分享,借他玩一玩,
或是跟他講講話,做個鬼臉(太醜會有反效果)
對他們來說,我們是陌生人,他們會好奇
當他把注意力移開原來哭鬧的點,就會停止哭鬧
帶情緒穩定點後,也許他們父母就可以再做進一步的安撫
有時候,父母也很無奈...
這時旁人若是用一些比較不友善的方式來表達,或是譏諷
會造成父母極大的壓力,若是父母也情緒崩潰,事情可能會越來越複雜
其實大家多點體諒啦,社會友善點還是很好的
當然,一些白目的父母,或是放任不管事的父母,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