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atalot (零食大魔王)
2015-07-29 10:27:02看到關於補習的問題也想把自身經驗說給原po參考,
我是今年高中畢業的大一新鮮人,
國中的時候有補過英文、數學和理化,
到了國三上學期的時候我就果斷的把理化停掉了,
為什麼呢?
其實學校的老師就教得還不錯了,
但就是覺得想要再聽聽不同的教法說不定自己比較能吸收,
到了後期才發現,
如果沒有心,補再多都不會進步,
如果有心,學校老師講的聽得懂、講義每一題都搞懂,
其實就差不多了,
當初理化是在週二和五的晚上730-900,
每次老師都會派一堆功課,
說真的沒有一次是有認真寫完....
就算有認真寫好了,
不會的那幾題等到再去上課時我也不會主動向老師發問,
就覺得不會就不會...囧
這個是讓我決定不補的其中之一,
另個原因是,
其實一整天在學校上課就很累了(有上第八節5:10放學)
下課回家吃飯洗澡休息一下又要去上課,
很多時候真的是硬撐著在聽,
然後回家之後又得面對學校的功課和隔天的考試,
有補習的那幾天都搞到很晚才能睡
然後隔天又帶著沒睡飽的身體去學校打一整天的仗,
後來我才驚覺其實我自己是在「補心安」的而已,
甚至以為同樣的東西我只要聽兩次就能更輕易去理解,
然而,那些知識如果不靠自己去面對、經過自己的腦袋去思考去理解,
我聽再多次也不會懂,
懂的永遠只有老師不會是自己,
很多時候當下聽老師講都懂,
但在寫題目的時候卻什麼都不會,
那是因為我們在聽課的時候都只是「被動」的理解,
如果沒有經過自己「主動」的思考,
不僅不會懂,也記不住,
所以上了高中之後,
我很果斷的決定三年來都不要補習,
所有課餘的時間我都能掌握、安排,
我想要逼迫自己去思考,
把課本上所要告訴我的觀念搞懂,
自己做題目發現自己的盲點,
不會的先自己再想一想、努力的想一想是不是漏了什麼環節?
如果還是不會才會去問同學或老師,
也因為沒有補習,我的時間很彈性,
每天回家吃飯洗澡後就會先完成隔天要交的作業,
接下來準備隔天的小考之類的,
以我自己讀書的速度我可以10點準時上床睡覺XD,
睡飽飽隔天繼續去學校奮鬥,
六日的時候就會讀我比較不擅長的科目,
這樣子每天都有讀一點到段考前根本不會有讀不完的問題,
現在快轉到高三面臨學測這個階段XD,
我自己是個準備小範圍的考試可以、大範圍內容的大考會不知所措、不適合跑長途賽的人
,
簡單來說就是自制力不夠好XD,
所以後來我曾經想過,
如果當初自己也去報名學測衝刺班,
說不定會比自己讀還要好很多,
因為我給自己安排的進度表都只有前一兩週有跟上之後完全拖延,
然後要讀的東西實在很多,
也不太會替自己做統整,
這時我就會懷念起補習班老師總會有很多有趣的口訣幫你記憶,
還有補習班老師自己編排的講義,
我個人覺得那種講義和我做的筆記比起來根本精華中的精華,
還有補習班也會給你訂定進度、考試之類瑣碎的事,
而你只需要被動的向前走就好了。
所以我覺得要不要補習的重點在於你自己的心態,
不是有補就一定會變好,
而是你自己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在使用這個工具,
也可以去仔細思考自己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是否要要改進的地方?
為什麼某個科目怎麼讀都讀不好?
把問題找出來,再來替自己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
雖然我高中三年都沒補習,
但我都維持班排前3,
(很多人都覺得我雖然沒補習,但一定在家熬夜讀書到三更半夜才睡覺XDD)
繁星計畫的校排也非常前面,
雖然最後是報上前段私立,
(因為學測社會科考砸了囧)
但我覺得我很踏實的努力過了。
祝福原po能趕快踏上軌道朝自己的夢想前進!
還有,讀書一定要秉持著「事半功倍」的道理!!
這很重要。
真的。
好啦,對於考生來說睡眠更重要。
有點亂表達能力又不太好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