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ungning1 ()》之銘言:
: 身為一個高中應屆畢業生,一個今年7/3號指考考了第一屆歷史99課綱的高中生,我想要
: 說一些我的看法
: 反課綱到底在吵啥?
: 主要是吵兩個點
: 1、程序不正義:編輯歷史課本的教授名單未完整公開
: 2、課綱微調的內容:以下17項(由蘋果日報整理)
: http://i.imgur.com/r6belHR.jpg
: 而反課綱為什麼這麼重要呢?我在高中版看過大家的留言,大部分是:「你要為了你的小
: 孩想想」
: 也就是,大多數人認為反課綱的重要性在於「課綱內容」而不是「程序不正義」
: 所以以下我針對課綱內容的修訂來說我的想法以及我在準備歷史的心路歷程。
: 現在我讀的99課綱歷史,是依主題式的,也就是依序「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
: 」、「文化史」的順序來上的,從國中我就是上主題式的分發
: 而這件事是發生在我初次上台灣史的時候的事情了
: 我上到了牡丹社事件,我只知道清廷好笨好白癡,怎麼就這樣傻傻把琉球送日本。
: 我不知道當時的國際局勢,不知道清朝在內憂外患,無暇顧及台灣。因為這是在之後的中
: 國史才教的
: 我上到了基隆在中法戰爭被炸了。中法戰爭是什麼?基隆怎麼突然被炸了?
: 我只知道被炸,不曉得當時的大環境是什麼樣的背景,甚至不知道中法戰爭是什麼
: 由此可見,許多台灣史事件的果,都是源於中國史的因。
: 我們還可以看出來,台灣的部分是融於中華民族史之中的一份子。
: 而中華民族史,通常人們叫它中國史。我覺得2~5項將台灣事件融於中華民族史更有助理
: 解事件之前因後果。
我已經不是高中生很久了,也不知道現在的高中生到底在歷史學科這裡學到了什麼。
我想講的跟高中歷史可能沒關係,姑且看一看吧。
歷史作品在寫作時,本來就沒有哪種方式比較好、哪種方式比較差的高下之分,而歷史
的延續性、不可分割性、複雜性、不可預測性,也使得寫出完美的歷史作品變得不可能
,也因此,歷史上歷史學家在寫作歷史作品時,都各自有他的取向。
歷史這麼長,牽涉到的人事時地物這麼多,要怎麼處理?
如果高中還有上過國學概要,應該會教到四庫全書,書中的史部將古往今來的歷史著作
分成15個部門,就是這個道理。
以你所講的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法軍砲轟基隆為例,他的寫作方式很符合歷史學家所
普遍接受的「略彼詳此」、「略此詳彼」寫作技巧。他們跟台灣之間的關係大概就是台
灣被母國無辜牽連進戰爭裡,所以只需要在這裡提到有這件事,在中國史裡再詳細提為
什麼有這件事即可。
講這個例子也許大家會比較瞭解:赤壁之戰。
參與赤壁之戰的主要領導人物有曹操、孫權、劉備、劉表,以及其麾下數十、甚至上百
位的文臣武將。陳壽寫三國志時,如果因為怕讀者不清楚,而在所有牽涉人物的傳記中
都詳細講一遍來龍去脈,這部三國志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陳壽的處理方法變成,跟該人物直接相關的才寫,無關的就略過。
又比方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成為劉備陣營此後的戰略指導方針。
參與三顧茅廬的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但隆中對只在諸葛亮傳中出現,而不是
在四個人的傳記裡都提一遍。
所以,歷史學家是按照史學界共同的概念(不是法則、也沒有法則這東西)來寫作牡丹
社事件、清法戰爭部分。
至於你所說的二至五項,應該是指荷西時代到鄭家為止的台灣史吧?
把他們融入中國史,好則好矣。但是,當時是國際交流大開的時代,如果只在中國史裡
講,要怎麼解釋荷蘭人西班牙人海外擴張的原因之一是新舊教之爭?怎麼解釋鄭芝龍為
何能成為海上霸主?鄭家跟日本之間的關係如何建立?荷蘭如何建立其東亞貿易網路?
荷西到鄭氏,中國史的主線是明末黨爭、明清戰爭、流寇、清朝定鼎中原,直到1658年
以前,台灣根本不會在這時代的中國歷史主線上出現。
: 就算僅僅是以「方便理解」這個角度而言。以我自己的學習經驗,我贊同以第1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