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一篇文章
想分享一下
以下是來自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6/1214210
「台灣有了彩色電視機之後,就再也沒有黑白!」這句鏗鏘有聲的話,堪稱吳宗憲在金鐘
頒獎典禮上的金句。但對任何正視歷史的人,誰會真心相信,彩色電視機問世前的台灣,
會「更有」是非黑白?
憲哥也感慨道,從前藝人「入行困難走紅容易」,因為只有老三台。但當他抨擊當前「阿
貓阿狗可以上節目」時,似乎也並未去想想:當年又是哪些人得以入行?誰在篩選?依循
什麼標準?反應誰的品味?
這類問題,還可以舉出幾個。
誠然,在金鐘五十的頒獎典禮中,吳宗憲對「媒體環境崩壞」的感慨,大概是唯一能跟蔡
康永對「八卦作為時代精神」的註腳並列,成為整場典禮最有時代高度的亮點。況且身為
表演工作者,吳並無太多責任,須對歷史做出更嚴謹的考證與交代。但當憲哥的慷慨陳詞
在網路瘋傳,甚至被捧為「憲神」,他的話,或許值得稍微認真的檢視。
▎從傳統到民粹的轉身
有不少人拿吳宗憲過往主持節目的言行格調,質疑這次發言「言行不一」。例如許伯崧就
回顧了憲哥的指標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追問其何以有資格可以抨擊所謂的「宅男
女神」:
……印象最深的《我猜》單元有「xx系美女」、「真的假不了」,不管單元如何規劃,最
終便是極盡所能的消費女體與正妹文化、並「量產」一批又一批前仆後繼的「我猜美女」
,讓這些女性在娛樂圈以「從我猜出來」的符號做為職業競爭的資本。如果吳宗憲批判有
太多的宅男女神,女神都比宅男還要多,那做為主導此一文化、並且模組化與量產這些「
女神預備軍」的憲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矛盾與扭捏的姿態?
言行一致確實是評論人物的關鍵;不過比起討論個人,我更關心他的說法,是否真指出某
個媒體結構問題,並預示了改革方向?回頭咀嚼吳宗憲膾炙人口的發言,對我而言最鮮明
的,是他在發言姿態上的某個迴旋:
當晚吳宗憲先哀嘆頻道暴增導致的媒體生態惡化,並在接續的內容針貶上,站到某種傳統
保守立場,指責起現在太多不入流的「阿貓阿狗」崛起,甚至暗示了某種對「老三台時代
美好」的追念。然而,當他講到後面對「我猜我猜」如此受歡迎,卻從未能敲響金鐘的聲
冤,卻又下意識地倒向民粹,背靠收視數字,諷刺評審團保守判準的不食煙火。
從「傳統保守」到「以民粹對抗保守」,憲哥倏地轉身;卻沒太多人發現。
這種弔詭,其實折射出憲哥自身在台灣電視史上,作為「典範轉移夾心者」的微妙地位。
他從老三台時期的綜藝節目班底起家,實占有昔日三台壟斷之利;然而憲哥卻非傳統外省
文化品味下的A咖 (例如,相對於十三座金鐘加冕的沈春華),反而是在民主化與本土化
的浪潮中,因為更能回應本土觀眾的需求,才以「本土天王」之姿崛起。
憲哥將當前台灣電視的許多問題,歸咎到1993年頻道的爆炸性成長,不無道理;但弔詭的
是,若不是當年頻道開放給予老三台龐大競爭壓力,逼著老三台需要更回應本土閱聽需求
,這樣的「本土天王」如何能有這樣的揮灑空間?
▎從政治箝制到過度競爭
持平而論,憲哥指出電視「發照浮濫,導致資源不足」等現象,確實是台灣電視界過去二
十年的主要結構問題。例如日前簡妙如才描述道:
無線四台加上有線電視的一百多台,彼此競爭製作經費、廣告收益、人才、工作者、觀眾
、還有那些零點幾的收視率。台灣電視產業,一下子從高端、昂貴的稀少資源,變成隨處
可得、削價競爭的紅海、微利行業。
然而對頻道數擴張的針貶,不能模糊了過去老三台少數壟斷的惡。這種惡,還不僅是熟為
人知的「政治力介入」;而是少數壟斷的本身,就會箝制社會觀點的多元。
因此,我們面對的其實是種兩難:台數太多會造成過度競爭、資源不足,台數太少又會箝
制多元觀點。每個社會,都在兩端之間有某個平衡。問題是:台灣的電視媒體生態,是否
平衡在理想位置?
回看台灣電視媒體史,1990年代踏著民主化浪潮,媒體改革重點在逼退「黨政軍」勢力。
當年政府在後解嚴的氛圍中威信掃地,無力控管。改革者則在英美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
將「市場化」當成保證自由的坦途,沒看清市場邏輯本身對自由的威脅。出於對市場競爭
的篤信,我們太快、太毫不保留地開放頻道數擴張,方才掉入過度競爭的困局。
歷史不能重來,去談「當時如果」也無意義。但面對當前台灣量多質不精的電視頻道,我
確實有時想像,NCC能否引領各家電視台,逐漸捐棄彼此門戶之見,促成更多跨頻道的合
作製作,甚至是整體頻道數的減量整合,換取個別製作團隊相對充裕的資源。
▎資本體系的根本矛盾
不過前述想望,只反映某種主觀取捨的偏好。進一步拆解,這個困境其實是資本主義體系
常有的一種矛盾:我們到底要儘量貼近理論上的「完全競爭」,甚至不惜用「反托拉斯」
手段打破壟斷、限制企業規模,以維持體系中的多元/非壟斷;還是應接受一定程度的寡
佔,換取個別企業體更大的規模,以提供某些「資本密集」產品,並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
?
例如,二次金改中的核心爭議是:我們到底該避免少數財團坐大壟斷,還是應該扶植某些
「世界級」金融控股公司去國際競爭?比較台韓產業,也常出現以下懸念:台灣是否應整
合過去「過於分散」的產業網絡,學習三星、現代等企業垂直整合,以其能在市場上分庭
抗禮?甚近年高教改革,也有在「大學整併追求綜效」與「保有個別院校辦學特色」的爭
議。
回看電視頻道爭議,抨擊當年浮濫發照,強調「媒體/節目資源規模」的論述,也常以中
、韓兩地製作經費為標竿。即便其出發點,經常帶有對媒體勞動人權的左派關懷,但論述
的取徑,卻常常掉入右派全球競爭的框架。
相對而言,即便少有人願意替當年廣電政策辯護,但在前兩年的反旺中延燒成「反媒體巨
獸」抗爭後,大概也替電視台的併購整合之路,設下某種正當性的障礙。
這兩股論述,遲早應駁火。
▎代結語:吳宗憲的貢獻
台灣電視業面對的困境,還不只是頻道數膨脹造成的資源希缺,也不只是前述在「規模」
跟「多元」間的價值抉擇。在閱聽眾的目光上,需面對網路媒體群起的爭奪;在資源配置
的體制中,又要面對有線系統業者的利潤侵奪。不管是吳宗憲的陳詞,或是我這篇短文,
都只處理了某個面向。
一如開篇所言,我無意要求身為娛樂型藝人的吳宗憲,在當晚的發言,負起更多在歷史考
據與觀點完備上的責任。正如換日線主編張翔一指出的,憲哥當晚的話,至少:
……足以代表無數在這種環境下打滾多年,沒讀過甚麼書、沒甚麼機會 (或意願) 研究廣
電三法,每天就是開工攢錢,想梗搞笑,看到收視率統計會擔心下一餐飯就不見了的行內
從業人員,在被高大上的評審們罵到一文不值後,想說的幾句心裡話……
他能用舞台上一段膾炙人口的表演(對,那樣發言的本質仍是表演),激起社群上無數分
享、辯證、討論,就已盡到一個表演工作者能做到的高度。而延續其發言掀起的社會關注
,讓討論深化,其實是我們書寫者的責任。
過度解讀 他想表達的就那幾個點而已 沒必要再放大 也不用過度誇讚他
作者:
viela (生 活)
2015-09-28 03:12:00他那段話我也有聽到 但聽過就算了 沒興趣去鑽研他的言論
作者:
gnc (白毫烏龍茶)
2015-09-28 03:21:00你確定那是吳寫的嗎 搞不好是照稿唸而已
作者:
faaQ ( 發Q妹)
2015-09-28 03:31:00嗯嗯
作者: innovada (innovada) 2015-09-28 04:01:00
他講的話,部分是娛樂效果,他只想裱評審而已
作者:
a963 (21413131思嗎XDD謝率是12)
2015-09-28 05:01:00老實說大家在網路瘋傳的時候,我以為是有其他段我沒看到,因為那段的論點我覺得很淺薄,有值得被拿出來讚揚?
作者:
iuo (iuo)
2015-09-28 05:07:00的確有別段你沒看到 目前我沒看到完整版剪接 直到他下臺
作者:
ENAKA (ENAKA)
2015-09-28 05:39:00Zzz
台數太少箝制多元???滿想噓這句話是不是多元最好是看台數~~是阿....好多台但都是同家老闆 是有個屁用這種好多台 到底是有甚麼狗屁意義好多台 然後背後都是統戰中資 這樣給你一萬台也都是一種聲音啦!更別說系統完全把持在一兩家手上
作者:
real4 (r4)
2015-09-28 07:12:00他敢公開挺台聯的有線一百法案我就信他的屁話 笑他不敢得罪有線台金主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15-09-28 07:46:00你po在這 幹麼字太多了 問法也不對
作者: winniekuma (Kuma) 2015-09-28 08:05:00
看到一個想攀附時事來紅的寫手 end
我滿喜歡他說有了彩色沒了黑白這句 也認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看法 但其他竭盡所能模仿揶揄別人的部分 和一直強調過去老三台的美好 只讓我覺得他就是不願接受自己擋不住這個環境的變遷與其去嫌棄抗拒現在媒體的走向 我更喜歡蔡康永說的 這就是一個平台 它服務所有想紅的想八卦的表演者和觀眾
作者:
aoikimi (樓上不說話)
2015-09-28 09:08:00用一堆華麗的贅詞寫自以為深度的見解
作者:
warmear (warmear)
2015-09-28 09:50:00少看一點這種廢文好嗎XDDD
作者: uhhimdone 2015-09-28 10:07:00
不過我是覺得吳宗憲這番話真的沒什麼好值得這麼大力吹捧的啦他真的只是想嗆人而已
作者:
FromD (FromD)
2015-09-28 10:22:00吳自己就是大量低質節目的推手之一
作者:
laevum (小壞壞)
2015-09-28 10:31:00馬後炮寫法
咦我覺得這篇還不錯啊,點出吳發言的矛盾點,進而探討在他口中兩種時代下的媒體文化,還可以啦怎麼這麼多噓XD而且文章淺顯易懂啊哪裡華麗了XDD 是看不懂所以覺得很多冗言嗎
作者:
haname (花芽)
2015-09-28 10:53:00覺得他的話很無趣大家拍手叫好 但看完 我無感 評獎是很主觀的事 他的梗一直無趣 剛好而已
作者:
arnold3 (no)
2015-09-28 11:21:00專業
作者: xkmonly (阿用錯了..) 2015-09-28 11:25:00
說有彩色就沒黑白,只是在反諷新聞台只分藍綠而已啊
作者:
run2 (run)
2015-09-28 11:25:00憲神
作者:
nomorethan (nothing more than)
2015-09-28 11:32:00推
作者: MrQT 2015-09-28 11:37:00
線繩吧
作者:
longsre (Longsre)
2015-09-28 12:05:00end…反省別人和大環境多過反省自己的老梗藝人
作者:
yaki (.)
2015-09-28 13:16:00堆疊一串又一串的贅詞 目的只是想鋪陳最後一句話吧
作者: kana0228 (有熱狗就有冷貓) 2015-09-28 13:26:00
chloe2708比較中肯欸
看到吳和小S在台上酸評審覺得有趣 他們的節目完全符合評審對他們的批評啊
推這篇,他們對評審的批評,剛好是他們自己造出來的我很好奇台下的藝人笑的,和觀眾們笑的是一樣的東西嗎w
作者: fragment1000 (吹頭髮) 2015-09-28 16:46:00
想太多 強說愁的標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