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費的觀念問題在於各國風情不同.
很多推文說,沒什麼服務又或只是倒倒茶水為什麼還要給額外的錢?
以強制收10%來看.
那如果,這些費用不以小費的名義而直接灌入價目表中呢?
原本500元+10%的東西,變成550元免服務費. 結果還不是一樣?
服務生也會來幫妳點餐倒茶水阿.
但其實這些成本還不是都算在消費者身上?
如果今天兩家西餐廳,水準都一樣.
一個單價高10%, 另一間有收10%服務費.
對我來說價格因素的考量就完全一樣了.
那麼為什麼這個問題會被討論呢?
1.因為如果拿台灣的模式和美國模式去比
就會產生,為什麼服務費不是給服務生的問題.
可是在台灣,服務費就不是設計成給服務生的.
這中間沒有模糊或欺騙的空間阿
2.因為有些人覺得收了10%服務費,就應該要有相對的享受.
可是把服務費只視為服務生對你所提供的服務.
而不是整體店家所呈獻的服務
也就是,為什麼點個菜,添茶水就有10% ?
而且一樣是茶水點菜,為什麼我點的貴,服務費就要付的多?
"服務生也沒做的比較多阿!!"
那如果你把"服務"解釋成所有你在店家所能得到的體驗
包含冷氣,裝潢,餐點,景色,收桌等等等,都視為此服務費所指的服務
不就沒問題了嗎?
3.有些人覺得既然都付了服務費,就應該以客為尊.
然後自己認為出了這些錢就應該怎樣怎樣.
事實上,你可以覺得店家服務差. 收費和服務比起來CP值很低.
因此拒買或不推薦.
而不是自以為付了錢就是大爺,人家就應該要做到如何的程度
也因為這種本位主義,而對服務費產生另類的解讀.
4.綜合以上. 就會產生拿台灣的收費制去對國外的收費制.
然後說, "10%服務費又不是給服務生,為什麼要多收這10%?"
"倒倒水點個菜,又不是服務多好還收10%?"
可是這都只是個人的解讀.
實際上台灣的服務費10%就不是那樣的東西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