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好多人都很早熟 其實我對金錢的概念很晚才有耶
因為我高中之前能支配的金額一直都在2000以下
所以其實只要超過這個金額的東西 就只有"喔~好貴"的概念
然後就不再去細分多貴了 只有兩千以下的東西我可以很明確認知價值
因此如果跟我說可以許個夢想中的禮物 只要超過2000的都通通一樣了
因為我買不起 所以也從來沒去理解過價格差別呀。
換個比較好理解的說法 大家不都是長大嘗試要買專櫃保養、彩妝後
才發現雪肌精、SK2還是肌膚之鑰其實不是在同一條線上的東西嗎?(價格來說啦!效果
見人見智)
本來應該覺得是一樣的吧!反正就那些在百貨公司一樓賣的那些~(還是只有我特別頓..
....)
如果育幼院的小朋友能支配的金錢更少 應該是更難明確區分吧?
可能從普通收音機、鐵三角耳機都畫在同一區塊 (對自己有點貴 對大人應該還好?)
然後腳踏車、相機到蘋果手機也畫在同一塊 (全是稍微有點夢幻的類型)
話說 我小時候也只知道鐵三角而已
可能國中附近剛好有鐵三角的工廠 (代工廠? )也很多同學去工廠打工 但只是聽說是
比較不會壞耳機 也沒有一付要很貴的傳聞出現 而且還因為他工廠在附近 莫名以為是
普通的小牌
知道它是大牌子都是到高中後了)
總之 我想說 他們對東西的價值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吧?可能認知很奇妙也說不定
應該不用直接說小孩物欲重或是奢侈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