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星巴克,就讓上學期有針對星巴克做資料收集的我想聊幾句。
星巴克這品牌為何能在咖啡界異軍突起,全然是因為它對自己的定位不同。
星巴克的經營概念:「打造一個獨立於家庭、工作室以外的『第三生活空間』」
(略有修飾)
所以在經營定位上,已經排除了「我們只是賣咖啡」、「我們提供優質咖啡」、「我們的咖啡讓你覺得超好喝」
等等與咖啡緊密的連結,而找到了咖啡以外的可能性。
也因為如此,星巴克提供了舒適的空間、免費的插座(還不限時)、好坐的坐椅或沙發(大概只除了可以躺以外,
都盡量讓你做到了);外帶的部分,雖無法享受到內用的空間,卻也提供了重視「你」這個體的服務品質。
這種提供你體驗而非產品本身價值的新消費型態,在行銷上稱為「體驗行銷」;
在設計上稱為「體驗設計」;在經濟上稱為「體驗經濟」──目前有部分連鎖店都朝這方向在營運,
像是文青(?)愛去的誠品、讓消費者假日去霸佔位子的ikea等等。
這些產品賣的已不只是產品本身的價值,而是隱藏在品牌背後的寓意──是的,
現在消費者購買品牌也不一定只是需要產品,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品牌背後的意義──
被同儕認同的價值、自我一致性的價值等等。(自我一致性:當消費者認為其本身所具有的
某些特質與品牌的特性相符合時,則滿足消費者之自我一致性──Aaker,1999;
就像Facebook打卡,會期待別人怎樣認為自己一樣。)
回到主題,去星巴克為何會覺得潮?為何吃不好、穿不好卻還是要去星巴克?背後因素就是因為
品牌或者體驗行銷的概念作祟──星巴克就是有質感、星巴克就是優質咖啡
(所以我去星巴克,代表我是有品味的消費者、我喝的起優質的咖啡)
但其實真的是如此?
根據身邊接觸過有長期喝咖啡+愛好咖啡(會自己手沖咖啡,或無法也堅持去專門賣咖啡豆店喝的那種)的朋友表示,
「與其去喝星巴克,寧願去喝7-11都好一點。」、「只有不太懂咖啡的人,才會想去喝星巴克吧?」得到的評論卻是如此。
個人接觸過後的總結:「會喝咖啡的人,喜歡提及咖啡豆的香味、苦味、酸味、澀味以及喝完的回甘味,
簡單說把他們口中的概念轉換為喝茶文化,就可以懂得他們在「品咖啡」,而不是一般人的喝咖啡;
所以星巴克之於嗜好咖啡者而言,是一般手沖茶飲店的概念──你會因為方便而想去茶飲店買飲料,
但你不會因為想喝到極品好茶而去手沖茶飲店。」(但我是凡人,我都會XD)
最後針對於覺得星巴克很便宜的感想──你知道當你在享受定價只有中高價位的星巴克,
體驗它所打造的「第三空間舒適感」時,非洲或南美的咖啡種植農其實買不起星巴克咖啡,甚至連基本生活都有困難嗎?(部分來自網路)
關鍵字:「公平貿易 星巴克」。雖然星巴克在消費者的監督之下,已經提供了「公平交易咖啡」,
但多看一點資訊,讓你在喝下一杯「自我一致」的咖啡時,也多少盡到一點「社會責任」──
別狐疑,現在是消費者領頭的時代,消費者所做的任何判斷以及抉擇,其實比一個企業能盡到的責任更多。
(因為你可以選擇用新台幣讓他下架,也可以選擇上網發言抵制它。)
在這方面的資訊以及抵制行動,其實鄰近的香港已經比我們起步快很多了──搜尋資料時,
會發現香港早已經有抵制行動了;而在「公平貿易咖啡豆」上,我也遇過來台的香港遊客,
聽到「公平貿易咖啡豆」時,那眼睛是會散發光芒、欣喜若狂的(不誇張,他卯起來拍照,開心的神情揚溢於表)
總之,不管是愛星巴克、不愛星巴克的消費者,都歡迎更重視這個議題。
PS.本人其實是隱性星巴克愛好者XD 不過我是高級即溶包、便利咖啡店的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