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50805
無關反攻大陸!北市路名飄濃濃中國味,原來是個英國佬取的
撰文者:編輯中心 2015.12.28瀏覽數:9711
廣州街、庫倫街,台北市為何四處可見大陸地名?或許很多人以為這是反應老蔣「反攻大
陸」的企圖心,其實不然。北市道路的命名早在1947年,即台灣光復後不久,當時負責命
名的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建築師,將家鄉命名道路的方式套用在北市上,而他其實是位英國
人。
早期台北市的道路命名方式,可追溯於20世紀。(好房資料中心)
與其說是「改名」,倒不如說是「正式命名」。在台灣光復以前,台灣的地址和日本一樣
,是以街廓表示,例如:東京都文京區後樂1–3–6的「後樂」就是一個區塊,如同「西
門町」是指一塊區域,而非單指某條道路,然而在1945年光復,1947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
署以一條條的線形道路為單位,正式為台北市的道路命名,此時國民政府尚未來台,因此
用中國城市命名北市的道路,並不是「反攻大陸」情結所致。
當時命名的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建築師,鄭定邦,他沿用上海道路的命名方式,亦將中國的
省分和都市為北市街道命名,南北向用省分;東西向則用城市,然而將整張中國地圖套用
在上海的靈感又是從何而來?
根據龍應台著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住在一張地圖上》中寫道,原來在20世紀的英國與
美國租界合併為「上海公共租界」,既然租界合併,道路自然也要統一,但英美兩方始終
僵持不下,誰也不願意退讓用對方的道路命名,最後英國領事麥華陀訂了「上海馬路命名
備忘錄」,直接以中國地名來命名,從此上海街道,就是「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
來自於上海的鄭定邦受命要為北市的道路正式命名,自然而然地將家鄉的習慣用上,將整
張中國地圖套用在台北市,以忠孝東西路與中山南北路為經緯線,劃出四大區塊,往北依
序是南京民生民權民族,往南則是仁愛信義和平,主要幹道名從此定案。
http://p1-news.hfcdn.com/p1-news/NjkzMjI3bmV3cw,,/51453abefefd059d.jpg
台北市區域路線中心圖(好房資料中心)
畫出四大區塊後,右上方那一塊均以中國東北方的城市為名,例如濟南路、吉林路;右下
方代表東南方,例如浙江省「永康」、「青田」都成為了街道名;左上代表西北方,像是
熟悉的「迪化街」,就來自於新疆的舊地名「迪化」;左下一塊則是西南方,例如「成都
路」、「貴陽街」及「梧州街」等。
http://p1-news.hfcdn.com/p1-news/NjkzMjI2bmV3cw,,/51453abefef62007.jpg
台北市區域路線中心圖(好房資料中心)
綜上所述,原來台北街道命名的方式,其實淵源自20世紀的英國人,與蔣中正一點關係也
沒有,諷刺的是,後來國民政府真的遷來台灣,希望有朝一日能「反攻大陸」,也難怪多
數人誤以為是老蔣強加中國地名在台北市上。不過,這樣的命名方式也不會再有了,台北
市議會在2011年三讀通過道路命名相關法令,未來道路命名,不得使用大陸地名,就連領
導人的名字也不行,才能凸顯當地特色,例如南港區的「經園街」,顧名思義就是在經貿
園區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