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UNI0202 (è—視王法)
2016-01-07 01:56:53※ 引述《kyu02031020 (曹圭賢搖晃的紅酒杯)》之銘言:
: 手機排版 請見諒
: 我是彰化人
: 稍早之前跟室友在討論麵線糊跟蚵仔麵線的差別
: 我才突然發現我們的認知似乎很有落差!
: 1、麵線糊跟蚵仔麵線的麵線大部分都是紅棕色的
: 這點大家都同意
: 2、有些麵線糊裡會加類似肉羹裡的肉
: 這大家的認知也差不多
: 3、蚵仔麵線的湯是ㄍㄜㄍㄜ的還是清湯?
: 這就開始意見分歧了…
意見分歧是正常的,
這東西依據前輩是說源自於廈門一帶的小吃"麵線糊",
只是後來在各地區各自發展為不同型態。
比如泉州較近廣東粥作法,以小鍋熬煮同時摻肉,肝與腸等,
有些甚至會配油條一起食用。
麵線容易愈煮愈爛,卻要小心不能煮至糜爛,而是又滑又順,
且絲絲分明,這就是重點。
金門區喜歡以蚵仔麵線當早餐,有些甚至添加豬血配油條。
台灣主要則習慣添加大腸與蚵仔(也就是牡蠣),
但有些人喜愛同時混兩種,有些則堅持要嘛大腸要嘛就單純只放蚵仔。
台北的蚵仔麵線個人最愛陳記,但並非麵線煮得特別美味,
而是那軟嫩接近至極限的滷大腸獨樹一格。
對了,原PO是彰化人,聽說那裡的蚯蚓龍山麵線糊摻有肉羹,
且使用粗細不一的手工麵線,一直很想去試試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