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e889988 (nothing about jjj)
2016-01-31 23:28:26手機排版請見諒
全文好像被我打的有些冗,首po!
(剛剛忘記分類了T_____T)
剛剛打工結束在中山站附近等公車回家,
在人行道看到一名使用輪椅、行動不便的先生,
他是四肢彎曲但稍微能夠使力,
利用腳步緩慢控制輪椅的狀態
(抱歉我不太懂是什麼生理或醫學詞彙不知道怎麼描述)
我的公車還有一段時間才來,
所以一直在觀察他是需要搭公車、搭捷運還是需要做什麼,
大概觀察了5分鐘,一直很想幫助他但是有點驚驚。
後來他緩慢的控制輪椅把自己推到捷運站出口前面,
但他抵達後在路邊的計程車紛紛開走,
我想他是要搭計程車,同時覺得我不幫他我一定會在心裡過意不去、會後悔,
所以我就走到旁邊確認他是要搭計程車、身上有帶錢後,打電話幫他叫車
大車隊的客服小姐反應很快的理解我的意思(可能類似狀況並不罕見),
安排了車輛,我就在先生旁邊一起等車來
因為身體的狀況,那位先生講話咬字非常模糊,
透過關鍵字知道他跟我道謝,還要送我一個暖暖包
(但我想他帶在身上應該是平常需要暖暖包的機會比較多,我就請他留著)
後來車來了,司機先生人也很好幫忙他上車。
等到車子離開我回到公車站,
心裡一直在思考:
台灣人很熱情、善良,
即便我從事服務業遇過形形色色的人,還是認同的。
被請求幫助的時候也會給予協助,
但是在上述的這種時候,大家猶豫無法伸出援手的因素是什麼呢
(像我一開始也有點緊張,不確定對方的情緒狀態)
因為我不認為是純然的冷漠,
可能是因為性別(附近的路人生理女性95%)
可能是因為先生的衛生條件並不是很好
(並不認為自己心地或道德比較善良或高尚,
畢竟起先我也是在心裡猶豫了一陣。)
所以想請問版友們的想法,
是什麼因素讓人在猶豫中無法選擇主動幫助呢?
(我通常都是確認對方不帶有攻擊性,就會主動詢問)
或是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來幫助身障人士是更恰當的呢?
作者:
yyc1217 (somo)
2016-01-31 23:31:00也許他自己就做得到
作者:
exparte (查拉圖斯特拉)
2016-01-31 23:32:00先確定他真的需要別人幫忙。多餘的關懷其實是一種羞辱。
作者:
tryfi (某部分卻像殘廢了。)
2016-01-31 23:34:00社會心理學上有研究,在很多人的地方,大家都覺得別人會幫忙,所以最後沒人會幫如果是只有自己跟對方的時候,大多數人比較有可能幫
作者:
lj0113 (tiny legend)
2016-01-31 23:39:00真的 我都會觀察一下才有後續動作 其實友善的人還是不少只是怕無意間傷了對方
作者: Noshow (Noshow) 2016-01-31 23:45:00
怕惹事、別忘了那精美的玻璃娃娃案
作者: ahchoochoo (阿啾啾) 2016-01-31 23:45:00
我很怕幫倒忙Q___Q害別人更不方便
作者:
abbie4652 (abbie4652)
2016-01-31 23:46:00我會先觀察然後再詢問,如果當下沒有去幫忙回去自己會懊惱很久
作者:
umunya (うむ)
2016-02-01 00:17:00身障人士路過回答一下 大部分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我們會希望盡量不要麻煩別人(一種倔強的堅持
覺得不需要臆測別人也許要或不要幫忙,你覺得該出手的時候善意尋問一下,真的不需要就會拒絕你了
作者:
Tevety (番茄)
2016-02-01 05:16:00會留意,但對方能自己來的就讓他自己處理,除非是立即危險否則覺得擅自干涉也是一種自私,對方不一定希望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