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先說,天份天才都是有的。
從小到大,我常常不懂為什麼有些人學不會一些我覺得很簡單的東西。
天生就有影像記憶能力,兩個例子可以形容:
1.我同學曾經考過我某題的答案,在課本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有點小誤差但是幾乎
答對(頁數行數是對的)
2.我在德國遇到一個以前在考試裡遇過的人(沒說過話)。第二次相遇的時候我說我見過
他,他說他覺得沒有,後來我跟他說哪兩年前在哪裡,那天他穿什麼顏色的襯衫
所以我從小考試,就是回想課本長怎樣,那個畫面就會浮現在腦海裡。而存入的過程就是
上課,通常一節課上完就差不多夠了,所以我放學後都不念書,也不寫作業。主要是因為
我要準備音樂術科考試,所以放學之後都在練習。
還有我家人是英文老師,所以英文算是半個母語,口音非常美式。
從國中開始班上就會有很認真的女生會非常認真的讀書,他們成績通常都比我好(我幾乎
都是第四名)。這樣講可能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是我自己覺得我如果不準備術科他們贏不
過我的。
術科沒考好所以轉考普通高中,最後差0.06分考上第一志願資優班(因為中一中語資班男
女各半,不然我分數是有進前30)。
高中讀第二志願成績也沒贏過認真的人,反而幾乎都是補考過,因為還是繼續準備音樂系
,都在練樂器,所以升高三暑假是全班唯一沒有返校自習,甚至家長簽同意書讓我不用暑
輔。結果學測出來,五科頂標全班第一名。模擬考還考過地理全校最高分。
大學讀了音樂系,憑以前的印象考了國文語測全校第一名。
這些看在那些真的天才眼裡,我根本就是有點強而已。但是我想說的就是我其實幾乎沒有
花什麼心力就達到這些成果。
我自己覺得,建構式數學MPM是我從小除了英語音樂之唯一的補習,到小六。我從小到大
對於課業知識的理解、邏輯能力是完全不同的。這影響的不只數學,是所有領域。
所以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天份,不如說是紮實的基礎。我小時候學英文花的時間不比大家
辛苦背單字的時間多,但是那就是從小奠定的基礎,拿不走的。音樂圈看更多那種從小念
音樂班的,那些基本功好的人幾乎在未來的學習都沒有問題。
但是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有天份的地方。我自己從小就是畫畫白痴,也沒也運動細胞
(所以音樂也學得很辛苦)。但是就是有很厲害。除此之外還有有幽默感、口才、同理心
、溫柔、刻苦等等不是課業表現的各種優點。我就很羨慕很多成績沒我好但是人很幽默的
。
台灣就是智育掛帥,所以我從來也不覺得成績好就怎樣,也不一定有比較快樂的人生。
所以,天才是存在的,但是你我其實都是某一種天才,好好運用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