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uiiong (ng)》之銘言:
: 我喜歡歌仔戲和布袋戲。
: 我的華語比閩南語流利,可是我卻始終無法欣賞和喜愛京劇。
: 不知道原因是甚麼?
: 友人也跟我一樣華語比閩南語流利,
: 可是卻只喜歡歌仔戲和布袋戲,不喜歡京劇的嗎?
這嘛,歌仔戲有很多動作,都有京劇程式動作的影子,
很多劇目都直接或間接從京劇
,或是京劇的起源-更古老的崑曲跟徽調而來
舉一個比較簡單易懂的,薛平貴與王寶釧系列劇,京劇裡叫
《紅鬃烈馬》,包含了薛王戀愛、結婚、分離到復合的故事
最常演的是《武家坡》這一折,又稱平貴回窯,許多劇種都有此戲
楊麗花、葉青、陳亞蘭都拍攝過電視歌仔戲。歌仔戲最耳熟的快板七字調
“身騎白馬”應該大家都聽過,在京劇裡這一折叫《趕三關》
如今已經不單獨演出,併入武家坡的回窯劇情
先看張秀琴演的歌仔戲
安平追想曲 - 平貴回窯
https://youtu.be/hBxwWh1gr3A
再看看京劇的 武家坡
https://youtu.be/R_DaFEhV5Zg
先是一段西皮悶簾導板,然後演薛平貴(這個行當是“老生)
的演員出場
髯口、箭衣、代表馬的馬鞭,
有沒有非常相似的感覺呢?
京劇會聽不慣,我認為是臺灣人聽慣本嗓戲,例如歌仔戲的小生、花旦唱法
京劇的小生、旦角都用假嗓,乍聽很尖細,其實可以從老生
、老旦開始聽
老旦戲
《對花槍》一個拋妻棄子的壞蛋,又被元配遇到的故事
https://youtu.be/Q3GwriszDUs
老生戲
《焚綿山》講介之推,演唱者的氣質跟唱的韻味非常好
https://youtu.be/Fc4QMaX0FbY
我京、歌仔戲兩個都很愛聽,至於霹靂布袋戲,比較喜歡古早黃強華編劇
的年代了。
作者:
twollen (兩倫)
2015-03-30 23:48:00寶寶臍帶繞頸很難說,可能照超音波沒有,十分鐘後就繞頸。然後醫生不是萬能的,不要因為傷心過度就找醫生開刀,請先和醫生了解生產狀況。沒人希望發生這種事,希望寶寶平安沒事。
作者:
mag1021 (Different Style)
2016-03-30 23:50:00推文X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idao (愛到)
2016-03-30 23:53:00個人聽不慣京劇倒跟原po說的無關 純粹就是對這文化無感而已不過不會討厭而且京劇只是歌仔戲吸收的對象之一 歌仔戲還吸收了崑曲、高甲戲等 主體還是歌仔戲 並非京劇的分支
作者: acerhp (電腦) 2016-03-31 00:00:00
崇拜,有文化涵養~ 一樓XDD
當然,歌仔戲的養分有一大部分來自中國文化來的,本身也吸收了很多地方劇種,京劇也一樣,都是從更古老的崑曲跟地方性的梆子調而來,兩個我都很愛
作者: Anguswort (諸葛牛) 2016-03-31 00:20:00
講到崑曲就想到白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