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務部調查61件無差別殺人案,有6人(11.5%)是「想自殺、想被判死刑」,9人是
因為「自認無法在外生活而想要坐牢」,22件動機是「對自己的境遇不滿」,10人是「對
特定人士感到不滿」5人是基於有殺人的慾望。也就是死刑判決僅僅對於一成的無差別殺
人犯會有反效果, 嫌犯的境遇值得同情但每個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都應該為自己任意、無
理剝奪他人生命的犯罪行為負責!每個人的生命都很珍貴!不分被告或被害人,一樣無價
!
再說一次 ,成年後未來
的選擇跟發展跟父母無關要自己負責、這篇可以給主政者做為犯罪防治學校教育跟社福的
參考但跟廢不廢死沒有關係
截錄新聞:
(阿嬤拾荒撫養 張廖年考上醫學系)
http://www.epochtimes.com/b5/3/7/14/n342750.htm
※ 引述《Supershero (拉拉)》之銘言:
: 我認為今天一個隨機殺人犯的出現完全是個偶然
: 比曾文欽的童年更悲慘的人還很多
: 其中更不乏個性同樣內向不擅溝通的
: 今天他突然想要隨機殺人就只是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萌生的想法
: 我們根本完全沒有辦法預測為什麼、什麼時候這個想法會出現
: 在遇到重大社會案件的時候
: 人們習慣為兇手的行為找出理由
: 找出一個可以讓人指責的地方
: 一方面好像避免掉那些理由之後以後就不會發生類似的事件了
: 另一方面透過指責兇手的某些特質也讓人感到比較安心
: 比如宅男殺了女友 社會開始指責宅男
: 又比如這個殺童案 社會歸因於他的童年
: 這樣的歸納法其實很沒有邏輯
: 再說到死刑
: 對那些殺人犯來說可能真的死了比較痛快
: 甚至可能成為他犯下重罪的誘因
: 你可能會說「那就去死啊、成全他啊」
: 但是即使他死了 那些被他殺害的人還是被殺害了
: 未來許許多多的精神狀況不穩定的人還是可能會有想要在死之前報復社會的這種想法萌
生
: 難不成要見一個殺一個嗎
: 就算見一個殺一個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 但當死亡對這些殺人犯來說是誘因的時候
: 但這樣到底是讓大眾面臨的危險增加還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