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有必要建設 但是應該挑郊區或者衛星都市
: 因為台北市是台灣首都 社經地位高 社會精英聚集
: 外國人來台灣第一印象就是台北 社會住宅蓋在這邊
: 實在很影響品質 降低台北水準 社會住宅大量蓋在台北市
: 這樣讓那些很努力的菁英跟很多能力差甚至社會問題很多的人混在一起
: 這樣真的是好的規劃嗎? 為台北市帶來亂源
: 但是如果建立在桃園等郊區 年輕人可以通勤到台北
: 也不算太遠 又不會影響首都品質 這樣是否是比較好的處理方式呢?
: 如果讓能力差水平不高的都一起來首都
: 是不是也有點共產主義的感覺? 真的對北市民公平嗎?
: 想聽聽大家意見
: 不適合我會刪文 謝謝喔!
(夾) 女孩來回應惹 我才剛寫一篇類似的 補充一下
台北市的公宅政策預計興建萬戶(?)
立意雖好 但方向錯誤 完全只是讓現在困境更擴大
台北市的人口乘載量是有上限的
就算沒有上限 交通運輸也有上限 房價也有承擔上限
如果只是為了房價而去興建公宅
反而讓台北市的人口更加壅擠
同時 對其他地區的剝奪也更加嚴重
意思就是說 等同加速其他地區的人口外流現象
遷都議題已經是朝野共識
但經費哪裡來? 就算已經有舊址可用
那麼公務員南下的居住問題也會是造成阻力的大因素
公宅政策 政府出資 本就應該配合整個國家格局 作為整個大計畫的一個配套
公宅可以採取對現有公務員優先租用或租金優惠
讓遷都問題更容易開展
同時可以帶動地方經濟 平衡台灣南北 更會降低台北的壓力 讓房價舒緩
下降的人口壓力 才能更有空間都更
而不是單單只有搞一個公宅 一點整體效應都起不到
更何況台北天天在爭論的 就是沒地可蓋 要找地要挪空間出來
我不曉得台北硬是要強塞一堆公宅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啦?
人多需求大? 因為機構多所以移民又流入? 如此自強不息 越來越大
所以其他地方什麼都不需要?
一個各地均富的台灣 才有更多能力提高國民所得
舉例而言 各地第一大城 和全國平均 比例不應該拉到太大
而蓋在中南部的費用 比起在台北還不到一半
對預算更省 對年輕人誘因更大
人多 自然就有商機
就算說是炒地好了
是要讓那些兩岸權貴(像是台北一堆地的連戰家族)受惠
還是給台灣地方權貴賺?
無論要不要繼續炒台北
至少也該喘息一陣子等全國人均都上去了 再回頭炒台北吧
全國人均上不去 台北房價也只能崩 沒有第二條路
大家都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