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裡三個小孩,我們還小的時候,母親得了憂鬱症,父親送母親去國外
散散心,之後病情也好轉了,關於憂鬱症的事不太清楚,都是小時候的事情,也一直沒有
想過要聊這件事,因為母親在性格上仍然有點歇斯底里、玻璃心(稍後會說明)
我們沒有辦法「聊天」、「溝通」
比如最近發生的對話....
情況ㄧ)
我:這次颱風,我台東朋友的家淹水,水從三樓灌下來耶
媽:阿你室友回台中了喔?
我:你還沒回應就轉其他話題?
媽:阿煩啦
情況二)
媽:你怎麼曬這麼黑啦!這樣工作能看嗎?曬成這樣不好看啦!
(我常去海邊,所以曬比較黑)
我:不要用你的審美觀放到別人身上
媽:阿是都不能講
我:你可以問我去哪裡玩,我們可以聊我在海邊的事情,不是每次開口就批評別人。
媽:你用這種口氣跟我說話對嗎?不然都不要講話啦
我:我把問題點提出來了,你聽不進去,那是要怎樣?
媽:阿煩啦
情況三:
我:你明天中午要煮什麼?
媽:煮南瓜、地瓜、加些蔬菜燉成濃湯啊?你要吃嗎?
我:好啊~
隔天早上
媽:我燉濃湯,用南瓜、地瓜、蔬菜你要吃嗎?
我:昨天不是已經說「好」了?
這些對話看起來問題不大,但請把它擴大到每天都會發生,以各種話題不斷重複。(現在
不住家裡,但以前還住家裡的時候,跟現在回家的時候,一見面就是這樣的模式)再來是
生活上的,舉兩個例子說明:
例子ㄧ)
最近要去中國旅遊,順便去找在中國工作的父親,我訂了我和母親的機票,我預計背包客
旅遊兩週,母親說太久,我建議她可以去找爸爸一週後先回台灣,但母親說她不敢自己回
來(過海關、搭機),但其實在今年4月時她就去過中國找父親了(4月那次來回都有人陪
她),母親也對於那次過海關搭機的過程也都能夠詳細敘述,但就是不想自己搭機....
例子二:
有次兩人一起去水族館買魚,母親看中兩種魚,長得很像,一個有標價一個沒有,她問我
這兩種有什麼不同,我叫她去問工作人員,她終於去問了之後,工作人員的部分回答她沒
聽清楚,但她居然問我「他剛剛說什麼」,而不是再詢問一次工作人員.....
母親結婚後就沒工作過了,我覺得母親在表達能力和基本社交都開始浮現問題,這種情況
是不是應該要建議她去工作?(婦女二度就業那種)
板上時不時有人在討論父母親,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