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ntan ()》之銘言:
: 為什麼同樣在上班,一個知道自己孩子的朋友是誰、上課遇到什麼事。另一個卻連自己孩子現在應該在哪都不知道?
: 為什麼同樣在上班,媽媽為了親職,犧牲自己工作前途,被說是個人做業個人擔,被說配合度不高,導致薪水低活該?被說不用養家,爭取與男性同樣薪水是母※?
: 這個社會壓低女性薪水,當然就要由男性補上啊!不然全家喝西北風嗎?
: 就像男性少擔任親職,就由女性補啊!不然小孩是會自己長大逆?
: 那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不就是讓男女都擔負起同樣的親職,讓公司體認到[我的員工不分男女,都要當一個好爸媽,我不能因此降低他們的薪水,因為他們不僅是我的員工,他們還正在培育我的下一代員工/消費者。他們是我的金主,沒有他們,我就沒有下一代的員工/消費者了。]
: 此時,公司給予男女相同待遇,才能降低男性的經濟壓力啊!
這是老師的理論版,講點老闆的現實版吧
每間公司的人事預算分配比例大概就是那樣,不太可能因為平權所以提高人事費用比例
不會說本來大家的薪水加起來占公司支出的30%,為了幫女性加薪就變成35%
那多給女性的這部分從哪來?肯定是從男性那邊挖啊
要提高薪水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那以前就沒這個問題嗎?真的相對好很多
舉個例子就知道,假設同樣都是夫妻加起來月入八萬好了
男性賺八萬女性家管的生活品質,多半都比男性賺五萬女性賺三萬要來的高
賺三萬扣掉交通費還有迎來送往的應酬交際以及照顧小孩的花費不知還剩多少
當然走到現在這步田地,就算女性全面退出職場,那些薪水也不可能100%轉到男性身上
這就跟22K一樣,老闆嚐過低薪的甜頭又怎麼可能全部還回去
為了反應電價所以本店商品全部漲10元的事情常見,電價回去後跟著降價的事情就少了吧
所以說提高女性薪水不是不對,本來做多少事就該領多少錢
只是這並不是降低男性經濟壓力的解,或許短時間看起來有用,長期來說只會有反效果
餅就這麼大,我們該做得是一起把餅做大,想辦法提高勞工福利
而不是在分餅的時候自己多分點就覺得好像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