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為了練習作文,被學長推薦了一本書
性別打結
若是真有心想談談關於父權或女權話題的,我都推薦看看這本
在我看來,父權也許對女性壓迫有甚,但對我們男性的壓迫也不少
因為父權不單單表示著一種以濃厚男性主義為主的權力運作模式,也夾雜著大眾對於男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雖然我們對父權有所抗拒,卻時常不自覺的落入父權思想當中而不自知
我舉個例子
之前曾有新聞報導,採訪男女雙方對於另一半的薪資要求
結果是女生都期望男生的薪水能到五萬還是七萬以上;而男生則僅認為女方薪水落在三萬差不多
各位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從這個調查可以看出來,我們很自然而然的把男性定位在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認為男生的薪水大於女生的薪水理應是正常的。
但我在看<<高年級實習生>>時,狀況卻是截然相反。安海瑟威做為一家的經濟支柱,她老公則是當一個全職奶爸
這要是發生在台灣,這全職奶爸可能會受到來自家族或是同輩男性間的壓力,而其因皆源於父權思想塑造出的社會風氣
父權思想很簡單,它就是塑造一個環境
在這環境裡,男性就該是強勢的、威嚴的;女性則是柔弱的,需依賴的
於是,我們開始戰起了文理組,戰起了職業,戰起了薪資與社會地位,用這些來評斷一個男人的價值
因為在父權思想下,這是我們惟一可以放在男性這角色上較量的項目
而女生則被要求要依附個好丈夫,能力一定要優於自己。如果男方的學歷或薪水不如自己,則雙方都得受來自父母的壓力
因為在父權思想下,男性與女性的比較中不該成為弱勢的一方
什麼沙文豬還是母豬
都省省吧…在父權思想下塑造的體制中,我們都是在不斷掙扎,但又無所適從的可憐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