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ache (錯字魔人)》之銘言:
: 我是覺得日本和台灣對長輩看法不同
: 看wto姐妹花的日本人說
: 台灣有個對日本錯誤觀念 就是婚後對爸爸媽媽很孝順
: 他說日本婚後幾乎都是小倆口一起生活
: 長輩幾乎都住老家 跟另一半相依為命
: 沒有孝順的傳統
: 而我們台灣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大
: 多多少少有要孝順父母這觀念
: 所以就算搬出去住 還是會回父母家 岳父岳母家
: 日本和台灣對長輩的看法不同
我對這個議題的本質沒什麼太多看法
只是覺得這系列很多自以為對日本文化很了解的人
宛如是"日本通"
在我看來根本是見獵心喜
日本的小家庭(核心家庭)的普及也是戰後才大量出現的
(參考<為什麼日本布丁總是3杯裝,乳酪卻是4杯裝?>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3620 )
日本何來"沒有孝順的傳統"?
以下的文出自<菊與刀>,這本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對日本人的觀察
是戰後給美國政府參考用的(我手邊2014遠足的版本,頁207)
「家裡最大的矛盾莫過於婆媳之間。媳婦以陌生人的身份進入這個家庭,
瞭解婆婆怎麼料理家務並學會自己上手是她的責任。很多時候婆婆明確
表示媳婦配不上自己的兒子,有些時候婆婆可能會非常嫉妒媳婦。但是
就如日本俗語所說:「討人厭的媳婦不斷地生招人疼的孫子」,孝就體現
在這裡。小媳婦表面上無限順從,但是一代又一代,這些溫和可愛的女子
長成挑剔苛刻的婆婆,就如同自己的婆婆一樣。作為年輕的妻子,她們不能
表現出凶悍,但也不會就此永遠溫順。她們後半生會加倍地把自己歷年積累
的怨恨加諸自己的媳婦。現在的日本女孩公開談論起不嫁給繼承人的
最大好處,那就是不必和專橫的婆婆一起生活」
是不是有一種即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