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有感而發。
我是國中老師。我有很多同事,孩子目前年齡分布在幼兒到小學階段,他們常常會來學校
玩、寫功課、等父母下班,所以我有很多機會接觸幼童、小學生和中學生。
我觀察的感想是,不論哪個年紀的小孩,有教養、能溝通的就會很可愛、讓人很想疼。歡
的小孩,就算是長得最可愛的幼童年紀,你也只會想翻白眼搧他幾個巴掌。
但一個小孩子會有教養,背後的照顧者要付出極多的時間、極大的耐心。生活中的大小事
,小至不要在辦公室奔跑、一天要喝完多少開水、可以吃什麼點心&吃多少,大至教誨他
讀書學習、在社會上立足與人競爭,父母都要照顧到。小孩子長大以後也會獨立、會接觸
到家庭以外的人、受他們影響,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見得會聽你的話。這些都算了,最
讓人裹足不前的是生小孩很吃運氣,小孩有自己本身的天性,不是父母可以掌控的;如果
孩子天性和你不合或是愚鈍,教養起來就會很痛苦、親子間有很多無奈和衝突。有些小孩
很好教,教一次就會了;有些小孩很不受教,不要奔跑這種小事到了國中還是學不會,怎
麼教怎麼罰都記不住。校園裡有些頻頻出事、惹是生非的學生,我後來發現他們的父母不
見得有問題,其實就是正常人;小孩出包,父母不會護短或強詞奪理。教養過程哪裡出錯
了?說真的我也看不出來。
養孩子就是:以前有空閒的時候,手機拿起來就滑、只要放假就往郊外跑;一時興起,半
夜跑去夜遊也沒關係。現在這些可能要換成跟孩子玩、送孩子去上才藝課;不能滑手機,
因為孩子會纏著你要你陪他玩(我認為只顧滑手機或做自己的事、不理小孩的父母很過分
,因為小孩會想找人陪玩是天性)。
養小孩一定會失去一部分的自己,如果只是看到小孩子的笑臉和可愛的童言童語所以想生
小孩,但沒辦法心甘情願接受這種失去,那父母和小孩都會很痛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
心甘情願的能力,每個人的情緒調節和重視自我生活的程度本來就不一樣。所以我從不相
信「生了就會愛」這種說法,太武斷了。我比較相信自己對自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