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吃光光
我覺得這篇文問得實在很好
那就是「為什麼要買房?」
大部分的人總是想著結婚非要有車有房
但似乎不常聽到有人從反面討論
好今天我們就假設要買房
不管在哪裡買房,都需要存一筆高額的頭期款
外加每個月要繳的房貸(以原文的低標4萬為例)
一年就要繳48萬,十年變成480萬
把頭期款含進來的話(假設北市的房子, 2千萬;頭期就600萬)
等於這十年內一個家庭就得開銷一千萬在房子上
而且房貸還沒繳完...
打到這邊,我相信都是廢話,很多人都知道
但如果再想得深入一層,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而這個前提很多人都視為理所當然:
「你確定你買的房子是資產嗎?」
想一下
如果思考完的結果是:
反正我是拿來自住,又沒有要投資投機,沒差
那麼,只對了一半
「因為貸款還沒繳完」
我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
你花了千萬的錢下去買房,
十年後 局勢出現重大改變(戰爭、疾病、政策之類)
導致下降房價大幅下降
此時我們好不容易還了一堆貸款,
但剩下的貸款會因爲房價下跌而跟著縮水嗎?
「不會!」
看懂了嗎?
還不懂就來個對照組吧:
十年後房價下跌的這天,
隔壁鄰居老王租屋十年省吃儉用,
現在看到房價低廉終於可以進場,
買在跟你一樣的社區,
可是他花的錢可能只有一半。
也就是 你接下來所繳的貸款
等於他從今天起付的頭期+未來貸款的錢
再白話就是:
「你前面十年砸的一千萬全部都丟到水溝了」
這個,就叫投資失利
還沒包含犧牲掉多少生活品質&時間&機會成本
補充說明機會成本:
買房:10年支出 1080萬
租屋(原文一個月2萬):10年支出 240萬
中間差了8百萬左右
你可以想像,這十年可以過得舒服多少嗎?
甚至拿去投資 定存概念股、ETF、或著乾脆買儲蓄險,
都可以把錢越滾越大,讓之後買房更容易
買房都要壓身家了,這樣的投資
你想清楚了嗎?
最後的最後,
我也要檢視自己的前提假設:
「長期而言,房價將會有景氣循環」
從最簡單的供需來看,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住房需求,
當大部分的人傾向擁有房屋時,
一個人平均基本上會購買0.5-1幢房屋
(0.5為雙薪)
暫不考慮囤房者與繼承
當有這樣的需求,社會卻普遍認為買房很吃力時
需求長期撐不起這麼高的價錢,供給終將下降
只是,
會不會是在10年、20年;
或是反過來8年、5年,
確切時間我無法預估(可以的話我就不會在這裡發廢文了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