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17-06-18 10:26:26※ 引述《dullpain (ciao)》之銘言:
: 重考:
: 「可能」可以上交大
: 但是就不在台北
: 然後找教授不一定會順利
: 也不一定能準時畢業
: 家人是覺得可以邊念研究所邊準備重考
: 但我找的教授好像有點操怕根本沒時間準備
: 所以內心很猶豫
: 想問問大家要是遇到這種情況
: 不考慮經濟問題的話會做什麼決定呢?
: 或是可以提供一點想法給我嗎~
: 感謝大家!
電機碩找工作又不是只看校名,
你的研究方向、本身實力如何,面試時藏不住的。
就算光看校名,即使我是交大畢業,
我仍不認為交大和台科有絕對性差距。
也不是說校名不重要,只是校名若只有一兩級差距的話,
像是台大相對清交,清交相對四中、台科,
學生程度其實沒有明顯落差,
或者這樣說好了,你在碩班兩年的個人造化,
對未來的影響遠大於交大和台科的校名差異。
許多人真的太過重視校名,忽略了洗牌效應,
人生不是贏一場就等於接下來每場都會贏。
同屆每位建中學生的入學聯考分數都比成功學生高,
但三年後,後半段的建中生考不贏成功前30%;
同屆每位台大電機的入學聯考分數都比清交電機高,
但四年後,後半段的台大生沒有比清交前30%強。
論整體平均實力當然還是前者高於後者,
可是別忘了兩者的樣本,當年實力可是存在絕對差距。
高中時會發生洗牌,大學時會發生洗牌,
碩班當然也會發生,其實越往上念,洗牌現象越嚴重。
或許你很難想像,但這是事實︰
清交電機後一半的人極可能沒有逢甲電機前三名優秀,
何況交大和台科的差距又不大。
如果這無法說服你,可以再考慮一件事,
就算你現在能直接念交大,很多項目上可不是無痛轉移啊,
指導教授風格、研究室同儕、生活環境適應……等都是未知數。
我當初不考慮去台大,因為交大是我主場,
所以對各教授的帶兵風格、研究方向再了解不過,
去台大的話校名效益提升有限,卻得承擔額外風險。
那請問你覺得目前在台科的指導教授如何,
如果改去交大卻跟到很雷的教授,這風險值得嗎?
以上單純只看留在國內工作的客觀因素,我認為沒有重考的必要,
但若是因為個人主觀喜好而想念的話,那又不用討論了。
作者:
johnwu (就是醬)
2017-06-18 10:29:00有的公司就是直接看校名來面試的
作者:
eds28915 (Henry)
2017-06-18 10:31:00其實清交電機後一半的極可能比逢甲電機前三名優秀XD而且優秀很多
作者:
ss0929 (999)
2017-06-18 10:33:00推每個階段確實都有努力人往上爬的人
作者:
nono1234 (未央)
2017-06-18 10:48:00認同 我身邊有私立學店出社會就破百年薪的
作者:
s04416 (秋羽)
2017-06-18 10:49:00以為每個人進科大都可以衝到前30還是前10嗎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7-06-18 10:51:00
支持樓下
作者:
nono1234 (未央)
2017-06-18 10:53:00不要神化台清交 也不要貶低私校 術業有專攻
作者:
tran628 (tran628)
2017-06-18 10:59:00你的後一半比不上的數據怎麼來的不要用自己的經驗推及到其他人
作者:
marsonele (marsonele)
2017-06-18 11:01:00跟組別比較有關係 學校超過水準就好
我大概懂你想說什麼... 即便差不多分數考進台清交擺爛3-4 年後, 在資源豐富的學校程度會差非常多除非要申請國外學校啦... 那台科跟交大可能就有差不然在台灣工作老實說沒什麼差...
作者: domorita666 (大王) 2017-06-18 11:15:00
還有一個人脈
作者:
kaorukei (huihuichan)
2017-06-18 11:19:00如果高中大學 校風可能還會有影響 但研究所應該真的影響不大了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17-06-18 11:23:00簡單的推論還有伸手牌
洗牌效應真的有感,一路從國中到大學,看了不少洗牌效應下的例子
作者:
eternia0920 (æˆ‘ä¸æœƒç”¨æ°´çƒ( ̄□ ̄||)a)
2017-06-18 11:45:00名校後一半沒學店前三名優秀是很有可能的....
作者:
osuv (歐叔符-勝丼騎士團)
2017-06-18 11:46:00推一下聯發科CPU
作者:
eternia0920 (æˆ‘ä¸æœƒç”¨æ°´çƒ( ̄□ ̄||)a)
2017-06-18 11:46:00能在學店這種環境拼到前三的人 意志力不容小覷
作者:
ntustjc (小胖)
2017-06-18 11:49:00天大地大台科大~~/
作者:
mindy201 (人不負我‧我不負人)
2017-06-18 12:07:00這篇中肯有道理,研究所能畢業,最重要的還是「指導教授」,跟對教授才是重點,進了名校卻跟教授磨合不來,畢不了業也是枉然,哪個領域都一樣。
回一下好了,不用重考了,與其多讀一年考試的東西,不然確切扎實的練好基本功,你大學成績那麼差,進去後沒辦法畢業程度落後別人那麼多,才是最痛苦的。
作者:
dglin (æ»´å±…æž—)
2017-06-18 12:57:00推 看過拿蜜蜂還是螞蟻來做洗牌的社會性實驗
作者:
horb (猴柏)
2017-06-18 13:06:00清交後面50%跟逢甲前三名比 你是指碩班吧 大學部你就想太多了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17-06-18 13:24:00碩班入學不就是檢視大學部洗牌的指標之一 我國中同學 高中上成功 大學上文化 碩士上台大 後來去臺積電
作者:
virleo (passenger)
2017-06-18 13:41:00所謂的絕對差距也沒多少
作者: kevintw43 (狂暴校長) 2017-06-18 14:00:00
碩班畢業後,想申請國外博的時候,交大會的優勢會明顯很多
作者:
jj980734 (碎掉的玻璃心)
2017-06-18 14:03:00推個
作者: dullpain (ciao) 2017-06-18 14:49:00
感謝回文,我也是擔心說重考後找教授會有困難+雷但現在簽的教授也有耳聞有人到碩二就待不下去,可是兩年絕對可以準時畢業,所以很兩難
清交後半比不上逢甲前3我認同,現在清交後半的幾乎都在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