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pad9 (cgj)》之銘言:
: 剛開始總是用吃飯、社團和約夜字輩活動解決
: 但也不可能天天都約 天天都去社團
: 某些零碎的空堂或偶爾的連假也不可能排打工
: 後來索性啟動無限追劇模式
: 但是好看的劇還是會追完
: 把行程排滿 感覺其實是對無聊時間的害怕
: 看了下周邊的人 有些人也有一樣的問題
: 該怎麼辦呢
: 是不是需要設立一個中長期的目標?
: 實在感覺毫無頭緒0.0
Dears
朋友,我覺得你的問題非常非常的棒。
在我的經驗當中,跟朋友聊到目標的話題很多次,但是提到「中長期目標」的次數,
一隻手可以數出來。只是那幾次都印象深刻。
此時,我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我個人想先說好消息。
好消息是,你真的很年輕,如果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曉得自己的「中長期目標」,
雖然我們不會就此順遂,但絕對比較「踏實」。
然而,相對的。因為年輕,而且還在求學,對於社會上的辛酸血淚尚未明白,
所以訂下好的「中長期目標」是一種很困難的奢望。
這篇回應,並非為了詳述訂目標的具體步驟,因為這牽涉到了我們的知識與經驗。
就好像如果富二代教我們賺錢,但我們不是富二代,那他的方法我們就很難學習。
所以,就讓我來聊聊訂目標會遇到的各種狀況吧。
一、「無形的枷鎖」
我們從小到大,有誰教我們訂目標呢?我個人的經驗,沒有。
只是,為什麼我們卻「好像」,「模糊」,「依稀」,「彷彿」有個目標呢?
因為,整個社會的教育,風氣,都無形的指向一個過程:
把書讀好,考好的大學,找好的工作,行有餘力出外留學,賺更多錢,
男生娶好老婆,女生嫁好老公,生小孩......
我不是說這個過程不好,但是如果社會風氣只有一種,就是一種很恐怖的壓力。
從小到大,我們的目標都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社會上灌輸的,
在過程中,很多菁英分子過得很舒服,很順利,於是告訴我們這個目標是對的。
然而,這社會菁英分子如此多嗎?我身邊有一些朋友以及遇過一些版友來信,
很多人處於困境,與人生迷惘之中。
究其原因,是我們根本沒學過如何「為自己訂下好的目標」。而人生又不可能沒有目標,
於是,我們把「為別人訂的目標」當成自己的。
把別人穿的鞋子硬套在我們腳上,如果我們腳太大或太小,不就是一場悲劇嗎?
二、將目光回到「人」身上吧
其實想到這裡,五味雜陳阿,生氣,難過,痛苦......不過,輕鬆一下,聽個故事吧。
幾年前,我和一個朋友與他的女朋友一起去日本。當然他女朋友也是我好朋友。
去之前總是要安排行程吧,所以我們有天就聊到
他女朋友:「嵐迪,你出國最重視什麼?」
我:「吃!!去日本不給我吃,我跟你們拼命!」
朋友:「ㄟ,蘭迪,(指著隔壁的女朋友),她每天都想睡到自然醒,是要玩什麼?」
我:「那你想要怎麼玩?」
朋友:「書上說有20個景點,我們就拚了,一天跑三四個阿!旅行當然就要把握時間!」
我和他女朋友同時大叫:「你瘋了嗎?!」
===================================
這是旅行很常遇到的事情。有人想要吃;有人想要購物;有人想要跑行程,
有人想要輕鬆愉悅體驗生活;有人想要看自然景觀;有人想要體驗城市.......
如果我們都執著於自己的目標,那旅行還要不要去呢?
於是,我說了,旅行是為了讓我更了解你們。如果大家各想各的,玩得不高興,
那就失去一起旅行的意義。
所以,不如讓我們把優先目標放在「人」身上吧。我體驗你的,你也體驗我的,
大家各自安排幾天,再一起串起來,如何?
從結果來說,果然是一個好的方案。
只是最後兩個人擺爛都丟給我排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口╰)>
三、「了解自己」
親愛的朋友,我想說的是,為自己訂一個好的目標,關鍵在於「了解自己」。
如果我們不夠了解自己,我們何不轉換一下思考,乾脆把「了解自己」當作優先目標呢?
恩,我是這樣做的。
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接受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
唯有這樣,我們才會把讀書、學習當作樂趣,而不是為了賺錢的工具。
唯有這樣,我們才會把目光從社會給的壓力移開,回到自己身上。
一旦我們思考轉換了,有趣的事情就來了。接下來不論我們訂什麼目標,
都可以當成是「了解自己」之下的小目標。
這就好像我們要交一個很棒的男朋友,如果我們一直專注在外面的人認為的棒,
我們就忽略了真正相處的感覺。
如果相處起來非常痛苦,把我們像佣人一樣使喚,即使對方高學歷,長的又帥,
而且賺一堆錢,又有何用呢?
當然,我知道這有點難理解。因為,這是需要經驗的。
所以,先別擔心這個,我們人生中跌跌撞撞這麼多次,不就是為了「了解自己」嗎?
開心的經驗固然很棒,難過的經驗也是我們的養分。
當我們不斷的探索過後,我相信將來某一天,我們必然能「為自己訂下好的目標」。
祝 探索生命的可能性
2017/7/9 寫於台北 ~R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