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募兵制成敗的關鍵在於1、人口2、錢
錢的問題好解決,關鍵在「人」
國軍總員額21萬5,實際上是個空架子,真正有戰力的”編制員額”大概是19.6萬(扣除
學生、新兵、訓員之類的”維持員額”後的數字),承平時期維持戰力的編現比最低是87
到90%,所以最少最少一隻”能作戰的國軍”應該要有17萬到17.6萬的兵力,但實際上志
願役官兵的數量只有剛好15萬左右,大概是14萬9(這是國防部的數字)
現在基層部隊的編現比大概只有70%,如果照美軍的標準這隻部隊還沒上戰場就先失去戰
力了:美軍對殲滅(Destroy)的定義是30%的人員傷亡,剩下的70%失去戰鬥意志。我們則
是還沒開戰人力就先只剩70%
實際的狀況比我預估的更慘,部隊根本沒人,所以才會出現尉官拿茶壺、校官倒咖啡、拍
照,導致部長震怒問說士官去哪了的場面。
最低需要17.6萬兵力,現行的14.9萬志願役裡面實際上屬於常備役的軍士官大概只有7萬
人(2012募兵制實施計畫的官士兵配比目標為1:2.12:1.7,計算後軍士官約是9.5萬,扣除
非常備役,屬於義務役跟短期志願役的軍士官後得出的超級樂觀預估值)
所以17.6-7=10.6,這10萬人都要依靠4年志願役或其他短期班隊來補實,要維持戰力每年
大概需要募到2萬到2.5萬人來才行(至於國防部為了美化數字用14萬志願役來當作目標數
,然後近幾年只募兵約1-1.5萬人,來製造募兵達成率很高的狀況就不提了,14萬距離能
形成戰力的17萬兵力間的3萬缺口根本補不起來)
民國84-88年的出生人口(現年18-22歲),男生都在16萬上下徘徊(16.9-14.8),以10年兵
力規劃來看,民國89-98大概是13萬(16萬-9萬),這就是少子化,也是國家跟軍隊未來的
問題。
我們前瞻一點,用13萬來看,扣掉夭折、死亡、體檢不合格、出國留學、躲避兵役,每年
可徵招人數用7成來算(前國防部長陳履安2008年提出的預估數字),會是9.1萬,合理的、
有戰力的年度招募目標數最低應該要是2萬,代表每年要有1/5的人自願從軍,這可能嗎?
所以我認為應該恢復3年徵兵制,少子化的時代不這麼做就是等死,再不然就是面對現實
選擇裁軍,反正未來的人口基數根本不足以支撐21.5萬的空架子。
至於募兵制,洗洗睡吧,把二兵薪水提高到7萬可能還有點機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