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想抒發一下
前陣子和朋友去某個非英語系國家旅遊,為了避免被認出來,就不直說哪個國家。
朋友在台灣有上過一些該國語言的課程,(我的感覺)程度應該是:日常生活可與人溝通,但所知詞彙較少。(類比多益褐色證書的等級)
在當地朋友會直接用當地語言點餐或詢問,即使對方用英文答覆,友人還是會用當地語言說話。
如果是當地語言,我是聽不懂,但是會撿關鍵詞或肢體語言感覺對方的意思。英文的話都是簡單對話,幾乎都可以理解。
這次最常遇到的情況是:店員過來介紹我們站的架前產品,或是推薦搭配使用的,或者講解菜單…朋友都會發出同意的聲音或點頭(當地語言的“是”或者“喔喔喔”或者重複關鍵字詞),聽完不買或不需要就離開。
之後我問他店員講什麼,或者跟他描述我理解到的意思,問他聽到的是否相同。他就回“我也不知道…”或“其實我沒聽懂…”
如果是商品介紹,不清楚也不太要緊,可以回來爬文找一下。但是有幾次店員講退稅方式或退稅地點,也是這個反應,我就有點傻眼…
(就是一直反應著你好像知道,結果卻不知道,那為什麼不當下問清楚?)
有次點餐,店員上來先用英文(很簡單的幾個單字)講解點餐規則和低消。要徵求我們同意就要去備料了。(低消超過我們用餐人頭數,所以需要討論。但是其實除非不吃,不然就一定要同意低消方式)
我們用中文討論的時候友人覺得他聽到的不是我理解的意思,就用當地語言問店員,對方用非常流利的當地語言講解一次(可能以為他懂所以講滿多句的)
講解過程也是對方邊說,友人邊點頭回是,停下來要徵求同意的時候,友人又說他其實沒聽懂。
(那為什麼要一直表示同意,讓別人誤會你有理解?)
也許有人會覺得只有朋友自己會當地語言,所以給了自己壓力。但是即使對方說英文,我用英文問答得到的結果,朋友都不相信,還是會用當地語言問到或聽到才相信。
我能夠體諒朋友想要把握機會多用當地語言與人溝通,練習的機會。畢竟語言本來就要這樣多用多聽才會進步。
但是不能理解,沒有明白對方意思時,為什麼要一直用“是”或點頭這種同意的反應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