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有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這種論調
這個其實就是象牙塔裡的人會說的幹話
他在裡面有穩定的薪水,不用煩惱生活費
當然,如果家裡有錢不用煩惱生活,確實讀書是為了追求興趣而已
但是大部分人都要面對就業市場找工作養活自己
所以你仍然要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
在學期間培養在社會工作所需的技能
二三類的人可能不用太擔心
但是一類文法商的人自己要有這種意識
我是商學院畢業的人
大部分同學都是去當一般業務或者是服務業
雖說職業無貴賤啦(你相信這句話嗎?)
但是大家都看的出來這些工作無技術專業門檻
不就是因為本身沒有其他專業才去做嗎?
這種不中聽的話只能在網路上說
轉職也要趁早,你畢業後就要開始找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累積專業
如果沒有持續累積專業,進入30多歲後會越來越難轉職
外面有很多免費的學習資源讓你取得該領域的基本門檻
既然沒有專業能力讓你賺很多錢
那就歸零從頭開始,反正除了沒用的文憑外,你什麼也沒有
也沒有東西能失去了
※ 引述《aaaa888 (把眼前的地板鋪滿)》之銘言:
: 曾經聽過朋友的言論:
: 臺灣教育太注重全能跟基本,就以中文系來講好了,感覺很基本,所以每間大學都有中文
: 系,但是職場上就是不需要這麼多中文系的人,就變成供需失衡。
: 覺得蠻有道理的
: 當然會有人說,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應該要發展興趣。
: 但是當發展興趣會讓自己無法擁有足夠的賺錢能力時,可能就不會想要發展興趣了吧
: 求學時代感受不到金錢的壓迫感,無法理解培養賺錢能力的重要性。
: 出社會後就體會到死亡的滋味(^ω^)
: 那如果大學念了個不能賺很多錢的科系
: 有沒有人在國內轉職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