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提家庭比較好,有的家長可能也有一些特殊的天賦,ex:觀察、思考能力等等
即使兩個一樣能力的小孩放到不同的家庭就會有影響
放到資源比較匱乏的家庭
a.花費要思考成本,ex:買書、電腦、上網
b.提升能力,ex:補習,也要看是否有辦法支援
放到資源比較充裕的家庭
a.對於小孩的喜好以及花費有較全力支援
b.對於提升能力的花費較有辦法支援
單純以念書的例子來說
一個要花時間自己領悟
一個遇到問題有家教可以提點,還可以有啟發
如果兩個都差不多認真,差異就會出現了
或許有的人會說第一個這樣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第二個家教也可以讓學生遇到撞牆再來提點,如此成長速度會快一些
但是否會讓小孩心態會有依賴性,或許和家教關係比較小,反而是家長太態度
雖然大家都喜歡看到的是有錢人家小孩不努力 vs 貧窮人家上進的例子
但在現實社會其實也沒那麼多,正常有錢人反而更重視小孩的自律以及花費習慣,而且都能買得起,反而不需對奢侈品刻意去追求,李宗瑞或狄鶯的例子反而不是那麼常見。
不然人人都敗家,階級其實比較好循環
但事實上,階級的牆其實越造越高,護城河也越挖越深,再搭配制度上的輔助,反而要跨越的難度比之前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