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舉個例子
就我所知 再依照認識的醫師所述
醫護人員的薪資
在健保前 健保後的差異
健保前診所無牌護士3w up
要有牌的起碼4.5w up
健保後 以我剛出社會時的價位
診所有牌護士2.8wup
再依業務性質及業績差異不同大概平均在3.5w
大概20年前 公家醫院非公務人員的護理師=約聘缺4.5w白班
到了民國93年約聘缺3w白班
我剛出社會時 榮總旁邊那間醫院白班3.3w
中部有家中X醫藥附醫白班2.9w
說白了 在健保之前是市場決定薪資
健保後 直接綁死醫療人員的所得
醫師所得被限制 直接被砍半以上 減少調高員工的薪資的意願
據醫師所述 當年在籌備健保時 說健保核發金額會依據年GDP調整
但是目前 卻是一直砍藥費 點值被貶
所以從這個案例來看政策是確實會影響到薪資
原po說自己是法務性質的工作
33歲月收約5.3w
有位從事法律相關的長輩(碩士畢業)說民國80年剛出社會時(約27-28歲)3w 三個月後覺得薪資太低 跟老闆抱怨 馬上一個月5w
以上面為例 在現在民國107年 原po薪資似乎也沒有長進 反而縮水
當然 工作性質會影響收入
但是政府政策是無可避免占很大的因素
我也同意有篇回文裡所說
出社會時薪資低是政府問題
但是到了一個年紀 收入還是沒有長進 那就是自己沒有對自己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