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吃光、不知不覺打好長
我的問題跟你不一樣,但有一個共通點是「如何降低與家人認知不同的差距,或理解並接受這樣的差距。」
我自己的父母年紀很大、很傳統,總是希望獨生女找到安穩的工作、可靠的男人,再生個一雙兒女,人生就功德圓滿了。但我一點也不認同,我一點也不想生孩子、我一點也不想為了生育年齡而結婚。雖然跟你的狀況幾乎相反,但我要說的是,如何跟家人溝通,或某種程度上不溝通。
〈一〉認清自己要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認清楚你自己要的是什麼?你願意為這樣的價值作出必要的犧牲嗎?因為人生最後要面對的還是你自己,不是父母家人,能不能得到外人的支持,不該是你「不去執行、放下選擇」的理由。在這樣的認知之後,會有一種安穩,不會隨著家人的看法而減損你的自我認定、也不會讓他人的話語而失去追求的勇氣。因為你會很清楚,「你的人生,你扛」
〈二〉自己與家人之間是不同的個體
在上面這樣理解之後,爸媽對我的道德勸說根本像風一樣,雖然覺得偶爾吹亂頭髮很煩、到底囉唆完了沒。但我很清楚:「他們只希望女兒幸福快樂,可是很可惜的,他們只知道一種幸福快樂的公式。」就像你的家人,對人生幸福的看法有他們的理解,當然那也是生活所帶來的,但沒關係,你知道你自己的選擇就好。你應該要把努力爭取、實踐自己的選擇放在第一位,期待他們的理解放在次要。不該讓他們的不認同,成為你不去努力的理由。
「他們不是該幫我積極找伴嗎?」拜託,我也很想說:「他們不是該資助我的創作嗎?」你我都知道這只是任性地喊喊,能有伸手牌早有了,沒有伸手牌的「早點認清靠自己」。
〈三〉減少衝突、慢慢適應及理解彼此的選擇
其實在認清以上兩個之後,我其實很少跟父母起正面衝突。因為只要有不同分歧的看法出現之後,我就會告訴自己:「只是因為我們的人生際遇不同,所以選擇不同。」
所以會先盡量用幽默的方式減緩衝突,例如:
媽:誰誰誰的孫子好可愛,你不要讓我等太久啦
我:可愛在哪?
媽:小孩會繞著你轉、對你笑,看了心情都好
我:那要餵、要把屎把尿不辛苦?
媽:不會不會
我:那我明天帶隻小狗回來,妳說的優點都有(冷笑)
媽:...
從此,只要他們一說小孩、誰的孫,我就會說:「我終於可以養狗了嗎?這是我從小的夢想。」當然被唸到神煩的時候,我也會暴怒:「再說,我就立刻收養流浪狗。」久而久之,他們也閉嘴不提生孩子的話題。只是我媽抱別人小孩時,會以靴貓的眼神望著我。(愛狗人士勿戰,我是真的一直都想養,但爸媽一直都不准)
有時候幽默反擊力不夠,只好理性說明,她唸到我耳朵長繭,我只好回敬她、讓她閉嘴。例如:某個作家曾說女性人生價值不應該...(下略三千字,女性主義有各種流變,現在扭曲的主流自助餐我也覺得很奇怪,勿戰)
再來是一邊做自己認為對的,他們看到我很積極快樂,漸漸也會覺得:「好吧,這就是她的選擇。」
當然有些人的父母更專制,以上都是因為我們家庭的狀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但認同自己的選擇,並且為這樣的選擇堅持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你過得更自在快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