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ap726068 (肥皂)》之銘言:
兩個原因:
1.常人對廢死的第一印象
: 我一開始也是不支持廢死,因為那時年輕的我是被感情所支配的人,會認為殺人者
: 就該去死。
會有這樣的想法看到對廢死的概念就會變成「廢死就是讓殺人者免死」,實際上這類
印象還可以簡化成「就是讓兇手免罪」或「就是放過兇手」。
連帶「放過兇手」的聯想還會達成「就是要原諒罪犯」,畢竟法院常常拿受害者家屬
有沒有原諒罪犯當作判決基準。
2.一些廢死的脈絡中牽涉到修復式正義
在大學中常常聽到的廢死理論脈絡大概是這樣的:「廢死不是要原諒罪犯,而是要
……(代入幾個比較司法實務或公共利益的理由)……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原諒這些
罪犯……」
這種奇異的論述方式最後會引導到南非的轉型正義去。而這很明顯不是大眾馬上就能
理解並接受的一部分,唯一的效果就是被斷章取義而已。
這時候如果反廢死拼命戳「廢死就是要受害者家屬原諒兇手啦」,廢死團體就會重新
講一套「廢死不是要原諒,但是……」根據黃逸豪的「不是……但是……」理論,就
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當然如果有適當的輿論操作,廢死也能扳回一城。比如說聚焦死刑的弊病,強調死刑
審慎的司法反而占用大量支出;比如質疑某些反廢死提出的「唯一死刑」和「定讞後
立即執行」等理論,然後比照上面的模式把它打成所有反廢死都這樣想。
比如反問那些主張應該減少冤獄而不是廢死的人:「你們為減少冤獄做了什麼?」尤
其是把反廢死的前任台北市刑大隊長抓出來問他如何把兇手蒙眼、吊起、夾奶頭、
灌水等刑求方式來要他供出上手還減少冤獄的。
這樣大概能把雙方打回歇斯底里的狀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