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同志教育,反方反的應該是性別光譜或者性別氣質之類的內容,而不是認識身體之類的吧?
對於上述被反對的內容,我個人也不是很能理解,想聽聽支持的人的意見。
關於性別尊重,我所以為的性平教育,應該是著重在消弭性別刻板印象。
舉例來說,不論男孩女孩,都可以玩洋娃娃或玩具車,其他人不該因此嘲笑他們。
然而性別氣質又是在說什麼呢?
如果你愛玩洋娃娃,那你的性別氣質比較偏向女性。反之亦然。
???
這分類的依據,不就是性平應該消弭掉的刻板印象嗎?
性別光譜則是建立在性別氣質的基礎上,加以數值量化。
但是就過去此類的課程課綱來看,並沒有任何問卷、量表。
我國小作的憂慮指數量表可是要回答好幾十個題目,才能作為學生心理狀態的依據。
性別光譜的數字究竟有什麼依據呢?
如果真的要量表化,題目又是什麼?
難道是「你喜歡看書還是運動?機械還是口紅?留長髮還是短髮?」
我所能想到的題目,都只有加深刻板印象的效果啊。
到底憑甚麼一個人的性格或興趣,可以代表他男性或女性的氣質?
到底是誰給這些特質加諸男女權重的?
這樣的性別教育真的是所謂的"性平"嗎?
以上都只是我以為,不知道認知有沒有錯,誠心請教板上的性別大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