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現主計處薪資統計平台,發現還滿詳細的,還可以查各行各業薪資分佈:
https://earnings.dgbas.gov.tw/
看了看,覺得傳說中的「鄉民人人百萬年薪」,不是不可能的,比如拿「年薪百萬」這個
門檻下去比較,發現在臺灣約落於前12%~13%間,這本身就不是太大的門檻,用以前的國中
基測來講,就是pr值88,難度大概=考上台北內湖高中、西松高中這樣,不能算很難。
https://i.imgur.com/WbyZ4KZ.png
(這裡的年薪包含年終獎金等等。)
然後如果再塞選細一點,把教育程度提高到研究所,則「年薪百萬」不過是pr值59的事,
超過40%的碩博士年薪百萬。
https://i.imgur.com/23kwFcd.png
再查了一下一般社會地位比較有的行業,像工程師、會計師之類的,平均月薪也還可以,
像「電信業」、「金融、保險業」人均收入都超過百萬,「資訊業」人均90萬,裡面稍微
優秀一點的百萬根本輕輕鬆鬆。
https://i.imgur.com/D715Iw1.png
再想會不會只有老人賺一堆,於是再查查年輕人薪資:
25~29歲,大概前5%的人會年薪百萬,如果限制為研究所以上,則15%的人年薪百萬。
https://i.imgur.com/03t458l.png
30~39歲,大概12%的人超過百萬,如果再要求研究所以上,則35%的人年薪百萬。
https://i.imgur.com/zxFP6cm.png
老實說以比例來講都不會太難,就算純粹看25~29歲,不論學歷、產業的「中位數」也有月
薪3.73萬,而30~39歲則是4.3萬,而中位數就是pr50,基測來看相當考上 三重商工汽車科
、基商綜高 這樣,也不算低的很誇張。
而以產業來分,資訊業28%人年薪百萬(中位數月薪5.6萬)、金融業42%年薪百萬(中位數
月薪7.4萬)、專業科學及技術18%年薪百萬(中位數月薪4.82萬),所以有時候,真的不
要因為一些人賺很少,就以為大家都賺很少,說不定人家賺很多不講而已。
(當然如果要跟美國等高薪國家比,就真的差滿多的,但至少在臺灣要“小康”還滿容易
的。)
====================================================================
BTW
看了看我感覺臺灣薪資比想像中高很多,尤其最近景氣還不錯,實質薪資一直提高,去年
實質薪資漲了2.43%、前年漲了1.83%,常聽到的「20年實質薪資沒漲」到如今已經「實質
錯誤」,基本上2008~2018間漲了8.5%、1998~2008間漲了0.8%,20年間漲了9.3%。
https://i.imgur.com/gMa7x6P.png
(上圖是用105年的物價來衡量的實質總薪資,月薪已經超過5萬。)
感覺民眾會有認知誤差,是因為大部分會受到關注的都是偏低、特別淒慘的人,而一般人
薪資漲就漲也不會特別提(像去年漲了2.43%,大概就是4萬變4萬1的程度,沒人會因
此特別大驚小怪。),只會有人嫌自己賺太少太辛苦,絕不會有人說:「啊!我賺太多太
輕鬆了應該減薪。」
另一個就是新聞瘋狂洗腦的效果,要馬記者程度太差看不懂數字、要馬記者故意傳播錯誤
觀念,拿這個新聞舉例,基本上這就是危言聳聽的「假新聞」。
(雖然事實上不是"假",但它推論、結論瞎掰一通。)
https://fnc.ebc.net.tw/FncNews/Content/70804
這新聞只拿「本薪」來看,沒有包含現實都存在的「加班費、年終獎金」,加上去的話
「實質總薪資」除了2008左右金融海嘯導致大衰退外,20年來幾乎不斷成長。
而且「總薪資」成長,「不是」因為「加班變多」,20年來不論「總工時」、「加班時」
都持續減少,20年來已經每月工時少21小時,相當每週少5.2小時、每天少1小時。
https://i.imgur.com/xsPSdgP.png
合理的推論,就是企業大部分加薪都加在「獎金」裡,像年終、績效等等獎金,而非
「底新」,大概跟節稅、利於人員市場流動有關。
作者:
leonian (......)
2019-04-09 13:11:00樓上不是廢話嗎XD
作者:
jpteru ( )
2019-04-09 13:12:00有錢人會跟你說我超有錢嗎搞不好跟你一起在說窮阿財不露白R
作者:
Aiden333 (Ofelia)
2019-04-09 13:21:00篩選
真的 我認識25歲以上沒人低於百萬的很多根本學生沒出過社會在上網亂抱怨
作者:
dogalan (Emotion)
2019-04-09 13:25:00...年薪中位數47萬元 是有多高? 高的人不少沒錯 但低的人很多是事實 你這樣看數據會忽略貧富之間的差距
樓上要看科系八 電資87%沒問題,但是文學社科30歲有百萬?我是指金屬貓
作者:
dogalan (Emotion)
2019-04-09 13:30:00作者:
dogalan (Emotion)
2019-04-09 13:31:00這問題隨便查就一堆分析了 真的很少有跟你一樣結論的...我在科技業身邊每個都年薪破百 但我不會認為這是常態 同溫層不是說假的
作者:
tku9527 (謝謝你9527)
2019-04-09 13:41:00酸民不認為年終分紅算年薪啦
作者:
guepard (刺蝟樹)
2019-04-09 13:41:00貧富差距啊,35%再怎麼說也不是多數
作者: ciaoPTT (Ciao) 2019-04-09 13:45:00
反正ptt上都是窮人 你講這些不是我們同溫層狀況
作者:
Neo123 (尼歐)
2019-04-09 13:46:00同溫層
作者: toty1101 (低調.拖地) 2019-04-09 13:49:00
推
作者: opple 2019-04-09 13:56:00
別在用國中pr啦 北北基自慰而已 內湖西中要打一中嗎松山前四光排全台就10幾名拉
作者: charlie0112 (爆改Many63肛) 2019-04-09 13:58:00
南部人崩潰
作者: opple 2019-04-09 14:00:00
全台pr88頂多有沒有板中都還是問題
作者:
kidolin (拼了啦)
2019-04-09 14:17:00推
作者: jennifer4551 (lusheep ) 2019-04-09 14:17:00
長知識
作者:
sareed (心酸的浪漫)
2019-04-09 14:32:00工作就工作 要懂民間疾苦幹嘛 自動降薪以求平衡?薩諾斯?
工時不準,因為很多責任制沒報加班.........
那樣20年前應該也沒報,所以條件差不多,還是可比較
科技業工程師多還是PO多? 怎麼不看看OP的薪資...
作者:
j5307 (JJ)
2019-04-09 14:44:00推
作者:
zeus7668 (HighKing)
2019-04-09 14:55:00這種圖表就跟動物農莊一樣
作者:
chigo520 (CHIGO)
2019-04-09 14:57:00怎麼不用pr 50趴來看? 人民過得好不好應該是看中間的人過得好不好而不是看高端吧?那你怎麼不乾脆拿pr99以上的來判斷?這樣看起來台灣更有錢
作者:
NITB (迺哥)
2019-04-09 14:58:00貧富差距拉大是世界趨勢,臺灣相對美國、中國已經很和緩了可以上網查世界各地的吉尼係數
這只是受薪階級 其實服務業很多是老闆不計算 更不要說執業所得的人怎麼算稅了
作者:
sareed (心酸的浪漫)
2019-04-09 15:07:00所以 整體應該更高?(驚)
作者:
tomchc (TOMCHC)
2019-04-09 15:13:00ptt 不同版你就會有不同貧富等級的差別了
作者: lincokes (Meng_Lin) 2019-04-09 15:23:00
實質錯誤?20年薪資漲了9.3%,物價呢?
實質年薪就是考慮物價後才算出來的只看薪資帳面數字的話漲了32%左右。像帳面上,民國87年月薪應該是39603,我圖上47001是換算成105年購買力的結果。
作者: charlie0112 (爆改Many63肛) 2019-04-09 16:28:00
47超低欸...比這低的都在幹嘛阿
作者:
kkes0001 (kkes0308)
2019-04-09 16:32:00拖累對不起
Rai那篇文沒有說實質薪資高估啊,而且它"實質薪資"沒加入"年終獎金、加班費、誤餐費"等等薪資的樣子因為政府資料就寫總體薪資越來越高,只是本薪才沒變(主計處總體薪資已經沒算入"幫保勞保、生育補助"等)(雖然實質薪資20年多9.3%也不算很高就是)
作者:
AmuroRai (SIEG ZEON!!!!!!)
2019-04-09 19:11:00那篇的重點在於你用什麼當物價指數會大幅影響結論所以你文中說的"二十年實質薪資沒漲是實質錯誤"過於武斷
作者:
boogfuzy (boogfuzy)
2019-04-09 19:41:00你以為35%很多喔?更何況貧富都世襲
作者:
notime (永不回頭)
2019-04-09 20:00:00統計學??
沒有啊,它的物價指數都是固定的,他是說把GDP也隨物
作者:
ebeta (回台後時間不夠用)
2019-04-09 20:55:00物價上漲都把薪資漲幅全吃掉還倒扣了吧?
作者:
Freeven (夏舞楓)
2019-04-09 23:14:00推分析
作者: lisapika (小蝸牛捲線雹) 2019-04-10 11:15:00
統計 ... 抽樣方法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