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alloat (飛落特)
2019-05-25 00:39:01餓死抬頭
魯妹在一家國小補習班擔任帶班老師
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月
不過期間與學生共同經歷了許多事情
也因此才慢慢培養了如今的默契
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
他們和我也因彼此的影響而都起了巧妙的轉變
因為一些工作上與私人的原因
跟老闆提了這個月做完就走
翻來覆去 心裡總掛念著那些學生
上一次情緒這麼深,記得是分手的時候呢
因此想來問問大家的意見,如果是你,你會:
1.裝作若無其事,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
2.把握最後機會對他們好一點,坦白+犒賞他們
3.故意把關係搞壞,讓他們恨不得趕快換老師(連續劇的題材(?
4.其他意見
有點小孩子氣的煩惱,
其實之後想考的職務也是手邊會有許多個案的工作,
必然也會有許多終結的步驟,因此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希望大家能夠路過留個意見,
感激不盡。
作者:
imij (123456)
2019-05-25 00:40:002呀? 愛要即時說出來。
作者:
Iakane (安)
2019-05-25 00:41:002呀 那些小孩說不定會寫一張大卡片給妳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一定要好好說再見 說掰掰 不然小朋友會很受傷
作者:
imij (123456)
2019-05-25 00:45:00而且1,3 是傷害小孩子,不要做這種事情。2 才是最佳解。
作者:
cami33 (cami33)
2019-05-25 00:54:00寫信給每個學生,希望他們好好長大,謝謝他們跟你好好上課,妳就用真誠對待他們吧,因為長大之路 會遇到好多壞人,我現在還記得小學的溫柔的女老師,全班考試不管好跟壞,每個人都有小小禮物,她的溫柔鼓勵讓同學很窩心,記在心理一輩子
國小而已...其實我也常常想 老師的心情是怎麼樣的應該也是覺得很不捨
作者: marvelousshi (咻啦啦碰) 2019-05-25 01:01:00
好好道別很重要~這也是給孩子們一個很棒的示範喔
作者:
g7a7n7 (Caine)
2019-05-25 01:07:003才對
21樓+1,珍惜每一段緣分,不論對象是誰!讓自己日後回想起這段時光,是微笑無憾的!
最後結局一定是全班寫大卡片歡送老濕然後有心的家長可能會給一兩束花過幾天那張大卡片就被資源回收掉了 *年
作者:
app12519 (超神聖發芽磚頭)
2019-05-25 02:10:002 老師人間蒸發真的會超傷心
最後一天準備好演講,讓他們留下點“什麼“,我自己是這樣啦
作者:
ApriLW (沐沐)
2019-05-25 02:47:00我下意識會想要做1,但是最後會做2,因為怕自己hold不住情緒所以寧願裝沒事,可是什麼都不說對小孩真的很不好
作者: aquaklav (八,我正努力跟你說掰掰) 2019-05-25 03:08:00
2
作者:
mogumoo (雲之彼端)
2019-05-25 03:21:00為什麼會有3的念頭@@? 不過看你自己有沒有想表達的感覺你也在乎他們 所以好好說拜拜(?
作者: cactusicecre 2019-05-25 03:31:00
很難過
作者: chun7548 (求時間停在那一刻) 2019-05-25 06:59:00
2,會坦白說,但不會特別犒賞,離別是人生中必經的過程,但不是獎賞,平淡的離去,也是一種面對的方式
作者: qqpp050 (00) 2019-05-25 07:11:00
推2,小朋友天真又單純一起懷念美好時光
作者:
spiker520 (wanna_be_a_spiker)
2019-05-25 07:38:00我的目標也是老師所以我選2
作者: howard0204 (~小櫻~*) 2019-05-25 07:56:00
好好道別,不然小孩真的會很受傷
作者:
opaque (貓咪需要一個家!)
2019-05-25 08:11:00好好道別對小孩未來在面臨告別跟認識陌生人上的心理發展會留下好的影響,而不是被拋棄陰影。3不要用,不要傷害跟背叛信任你的孩子們。2的告別不要包括物質犒賞,這會讓焦點偏離情感而著重物質,也會讓接任的老師被你比下去。孩子對你的最後記憶是禮物,對下個老師的經驗卻是規矩(一4帶班風格不同,你帶的再好,他們都得跟新老師磨合),當他們因此比較不服氣新老師,受到最大損失的仍然是你疼愛珍惜的學生。可以的話,告別時也交代他們要繼續當可愛的學生。
作者: johnny7888 (峻式幽默) 2019-05-25 08:41:00
2.小孩會用他們的方式來珍惜相處時光樓上O大說的對,不要有物質犒賞。
作者:
shintin (好好照顧自己)
2019-05-25 08:44:00我怎麼覺得你想太多,我在國小教書每屆都是兩年帶完就說再見,小孩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放不下
作者:
shintin (好好照顧自己)
2019-05-25 08:48:00有同事調動離開也不會預先告知,反而影響小孩心情,你放太多情緒給小孩,也會對新老師有影響
作者: redtinton (羅阡) 2019-05-25 08:53:00
原本以為1比較好,什麼都沒說就離開了。接手的老師剛好我也認識,學生會向她問我去哪了?那位老師有幫我解釋,也向我轉達學生祝福我在新的地方一切順利。後來覺得應該要好好跟他們道別,之後在別的學校就改成2了,我們練習道別,同時學生也在學習一樣的事。
作者: redtinton (羅阡) 2019-05-25 08:58:00
但我最後都會補說一句,會幫你們祈福來一個讓他們越來越進步的老師,你們要繼續保持學習熱情!尊重下一個老師的管教方式。
作者:
kyowu221 (kyowu221)
2019-05-25 09:16:001
作者:
viviya (^_^)
2019-05-25 09:30:00你以為感情很好很深 其實你離開半年後再回來 會發現他們早已有別人可以取代你
作者:
min0502 (Rosalia)
2019-05-25 10:28:00講真的 他們一下就忘記你了QQ
作者: shiwa 2019-05-25 10:41:00
告訴他們,善待不是必須;選項偏1
作者:
wow777 (yuyuyu)
2019-05-25 11:03:002
作者:
SSLY (正直)
2019-05-25 11:05:002,好聚好散很重要
會有3這種選項的思考,你是不是很幼稚? 還是偶像劇看太多?
作者:
WanYC (琬)
2019-05-25 11:32:002
作者:
LP30KG 2019-05-25 11:58:002
作者:
Norip ( )
2019-05-25 12:04:00等下一個帶班老師來,他們就會忘記你了啦,就是這樣。
作者: clasp (one and only vip) 2019-05-25 12:30:00
2
作者: redtinton (羅阡) 2019-05-25 12:49:00
選1的那段是對國一生;選2作法那段是國一國二學生都有。雖不是每個學生都帶的到心,但有些學生是會想跟老師好好道別的,道別的當下我也只是花3-5分鐘平順講完,最後祝福他們的作法一方面是真心希望他們一切順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們不要比較老師。(多少還是會比較,但是他們會比較正面去看待這件事)也不用夾帶太多情緒道別就是了,因為這只是好好結束當下一段關係而已,之後大家各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會淡忘的。
作者: willieqoo (汪汪喵喵) 2019-05-25 13:37:00
我其實覺得太重感情不適合當這類型的工作
作者:
pureff (看不見)
2019-05-25 14:00:00其實小孩很快就忘了妳,他們見過的老師比妳做過的工作還多,別想太多
作者: liemirror (鏡子) 2019-05-25 15:08:00
簡單但好好道別,你永遠無法想像你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度=)身為大人更應該好好教他們幸福的離別!
作者:
yv811 (Yvonne)
2019-05-25 15:44:002
作者:
LanRoy (LanRoy)
2019-05-25 15:52:002 留下一份道別的最後一課
作者:
Praxis (Praxis)
2019-05-25 17:00:00推薦你看楊婕 她們都是我的前女友
作者:
opaque (貓咪需要一個家!)
2019-05-25 17:01:00覺得原PO是個感性人,先整理好自己的情感,告別的時候,如果學生有感情表示,你才有餘裕回應;學生如果沒有感情表示,你也不至於太失落或者太自嗨. 大概是第一次所以特別真心吧~多告別幾次,就會比較無感. (這不見得是好事就是了)至於前面有推文提到,半年後回去,學生早就心在另一個老師那自以為的感情羈絆似乎根本沒有那麼深刻. 雖然確實是這樣,不過,這其實不就是老師這個角色該期望的樣貌:學生可以相當順利地把依附/依戀(所有感情的基礎)轉移到當下對他們最有利的人身上. 學生本來就該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老師只是過客.如果分離後還久久繞著老師轉的學生,扣除那些確實有特殊羈絆事件發生的個案之外,那其實反而顯得學生的心理狀態不甚穩定,甚至老師的回應不夠恰當,以至於共創了一個不夠界線健康的師生互動.
我也是到這個月,選1因為真的很懶XDD平常上課盡心沒留遺憾就好
作者:
mra2284 (mm)
2019-05-26 00:24:002 學生對你有感情不會希望有天你突然消失了才知道你離職1會讓他們覺得他們對你而言其實沒那麼重要 好好道別吧 時間久了感情本來就會淡 但當初的回憶不會忘記的3是電視看太多 做人要實際一點…
3是怎麼回事 人生很長搞不好以後還會狹路相逢(? 別幹蠢事 好好道別就好,真的關係好的同學自然會互留聯絡方式,如果彼此只是生命的過客,那就做完最後的工作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