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上野千鶴子的《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討論日本的厭女現象。
現在看到新書預告,針對台灣現象的書七月要出了
書名是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
目錄中也有提到發跡於ptt的母豬教徒,等書到手再來分享內容。
下面是新書預告節錄
——————————————-
有趣的是,當代的厭女現象並未因為女性主義的崛起而停止,
卻反而因為媒介、溝通與社群模式的轉變,被特定媒體建構而風行的女性主義
(popular feminism),同時使得厭女現象因而風行起來(popular misogyny),
二者都是搭著新自由主義的列車,彼此互相加乘。如今台灣的網際網路上開始出現
汙衊女性的流行語,包括:女權迫害男性的「女生不想當兵就是女權自助餐」、
嘲笑女性總是破壞社會秩序安全的「馬路三寶」、諷刺女性只重錢財與外貌的
「鮑鮑換包包」等。這些現象或許並不代表女性主義毫無進展,相反的,
反而是女性主義已經具有影響力,引發厭女網絡的懲戒效果。
然而,厭女不只是個人喜好而已,而是將部分女人切割為「比較不好的女人」
的社會網絡,厭女網絡靠著拉攏「好」女人,同時懲戒「壞」女人的兩手策略,
取得權力。凡是女人的行為不符合規範,她的「失敗」、「逃避」或「拒絕」
都被賦予道德責難,或者輕忽,或者無情,或者背叛,都是失格女人。
那些沒有被懲戒的女人,即可暗自欣喜,慶幸自己站在較佳的道德位置,比下其他人。
這一切,因為被懲戒而神傷,或者因為被拉攏而得意,都鞏固了道德規範,以
及設定道德規範的父權體制。
就像是胡蘿蔔與棒子:「溫言在口,大棒在手,你可以走得更遠」
(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and you will go far.)。
厭女的兩手策略,並非個人「有意識」的行為,不只是上野千鶴子或曼內所談的
分而治之,還包括內外並進,尤其建構女性自我內在的機制
──女性自我厭惡與自我客體化──而服膺於父權社會角色,
在關係中產生既拉攏又懲戒的效果。
此種兩手策略通常潛藏在文化慣習,鑲嵌於女人與男人內在的自我認同,
甚至滲透至兩性互相吸引的通則之中,形成文化建構。
女性的自我客體化表現為自尊低落、身體羞恥感、對外表感到焦慮等脫離現實的
社會規範。
這反映在權勢性侵案件中,受害者在受到貶抑或責罰的同時,還可能渴望讚賞、回饋,
甚至自以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