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LinQ (Lin Lin)
2020-01-13 13:24:21※ 引述《f34981282 (ㄎㄎㄎ)》之銘言:
: 大家好,
: 小妹偶好喜歡看書,
: 偶一年至少都會看一次書!
: 可是一本書好多字,
: 每次偶都迫不及待想看內文,
: 翻到序和前言每次都憂鬱很久,
: 到底要不要看啊??
: 要不要看呢?前言好看嗎!??
: 大家都會看嗎?不看會怎麼樣嗎?
如果對這本書的內容知識量不夠,
不推薦先看序、前言(因為裡面囊括了此本書的概要),
如果對此本書的內容知識量夠,
也可以跳過前言和序,
1.先看目錄架構,
猜測書本內容,
(1)看那一部分不看內容能自己知道or不知道,
再去翻內容,
看自己認為知道的部分,
是否真的如自己所猜測 (意外發現自己不知道的觀點);
看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是否真的都不知道(意外發現自己還是有能力知道的)
(2)看那一章節是有興趣的去翻,
書看多了,
有些內容大同小異囉,
只看有新意的部分。
2.先看內容
有時候迫不急待就先看內容了,
先看喜歡的部分,
越看越多,
你會想了解設計書的架構,
又翻回目錄看(會發現原來作者想表達的書本設計是這樣),
就內容、目錄,
翻來翻去看。
基本上,
都會先跳過序和前言,
因為蠻無聊的(作者應該會不開心,sorry~),
看完書的才會看序和前言,
了解作者出書的動機和設計書的用意,
看看和自己看完這本書對作者出書目的的了解,
和作者的序和前言有沒有一致。
看一本書就是和作者的對話,
真的不用因為沒先看前言和序而憂鬱,
最後再翻過來看反而可以與作者對話阿!
By the way,
最近發現看推薦文也很有趣,
不同的人看完書所寫的推薦文,
反而更能闡述作者的用意,
幫作者更完整的表達內容。
(書的內容是棒的,但作者用字比較淺白,…其實推薦人的文筆更好)
目前想到的就這些,
其實看書的方法很多。
總之,
看書應該是有趣的,
不論方法,
達到吸收目的即可。